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具有竞争机制的公路工程招标与投标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就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公路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其改进措施和对策,以完善招投标机制,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沪宁城市群为例,对城市间旅客运输需求总量、空间分布和运输方式的市场分担率进行研究和预测。文章着重分析影响城市间旅客需求的因素、旅客时间价值和出行广义费用的确定、空间分布模型参数标定和检验及各运输方式市场分担率预测等问题,并且认为高速度、高密度、大容量的铁路旅客运输是城市问(特别是大城市间)旅客运输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33.
城市定制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其可预约、无换乘、高品质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由职住分离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改善行人出行体验。为促进定制公交研究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城市定制公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定制公交与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以及不同辅助公交模式进行对比,明确了定制公交的特点和定位。重点对定制公交潜在客流识别与选址、线网规划、运营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我国定制公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和经济弹性系数,探讨了经济发展对小汽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推动作用,以及城市交通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策略重点,从而为实现合理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结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各大中城市主要规划内容,制订合理的规划方案在于对海绵城市本底的科学分析,介绍了海绵城市本底分析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分析思路及方法:下垫面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排水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由此引起一系列交通问题,这使得城市交通组织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北京南站地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南站及周边区域交通状况的实际调研,分析南站区域路网中的主要车流流向,得到马家堡区域和陶然亭区域的交通组织形式不合理,并分析导致路网负荷不均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标志;进而提出了南站地区合...  相似文献   
38.
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对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过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相对固定周期条件下,交叉口信号配时随道路上交通流量变化而调整的优化算法.以各相位各进口道上总的延误时间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了最小绿灯时间和饱和度限制约束条件,构建了城市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非线性模型,为设置交叉口信号配时提供了新的方法--模式搜索算法.利用模式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配时方案,并将得到的配时方案和传统的Webster算法得到的配时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模式搜索算法在解决单点信号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动网格技术,利用切应力平衡法建立水流作用下的海上风电基础局部冲刷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所建立的冲刷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圆柱型单桩基础周围的水流结构,冲刷深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0.
摘要:针对上海市临港沪城环路海绵化改造项目建设,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应用实践。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指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科普教育、参与互动及示范展示等功能需求,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及整个地块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构建。 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整体梳理。将道路雨水引入两侧绿地,利用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滞蓄、渗透及净化处理,并与绿地内原有水体联通,共同构建一套完整的、重力驱动的雨水消纳净化系统。同时,构建太阳能驱动的水体循环系统、风能驱动的富氧曝气系统、生物能驱动的水体净化保质系统、人力提水净化互动展示系统等以自然力驱动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多系统协同打造可观赏、可游憩、可体验、低维护的海绵城市改造示范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