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铸钢节点以其拓扑形状适应性强、受力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轻型管状结构桥梁.轻型桥梁中的铸钢节点按其连接作用类型可分为:铸钢交汇节点、铸钢支点以及钢-混结合面的铸钢齿状节点等.结合铸钢节点在轻型桥梁结构中的应用优势,介绍其在桥梁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桥梁铸钢节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刘华  宋冰  刘钊 《公路》2012,(6):63-66
澧水特大桥桥位区为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基底存在大量溶洞,基岩破碎、裂隙发育,张家界岸索塔基底的不良地质采用人工开挖溶洞回填混凝土结合钻孔帷幕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
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所用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试验,以及其他几组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探讨了目前常用收缩徐变模型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一般低于常用的徐变模型预测值;而现桥规采用的CEB-FIP90收缩模型有低估高强混凝土收缩发展的危险,并且,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预测精度有降低的趋势。针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特点,提出了考虑混凝土强度因素的修正收缩、徐变模型。最后运用B3变异系数法比较了这几种模型预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修正收缩、徐变模型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精度相对于现有模型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节段预制拼装箱梁在正常使用阶段和施工状态下的结构行为,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开展了一孔48 m跨径该类箱梁的足尺模型试验。首先模拟正常使用荷载工况,测试试验梁的主要静力反应,然后模拟在张拉一部分预应力束的梁上通行运梁车的工况,测试试验梁的应力状况,并采用ANSYS建立试验梁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阶段,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整体性较好,键齿接缝两侧基本没有相对滑移,加载、卸载后梁体残余变形较小,力学行为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梁上运梁工况下,实测梁体下缘压应力约为6 MPa,距消压状态还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85.
智能预应力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友生  刘钊  曹三鹏 《公路》2005,(4):24-28
智能结构是综合一系列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结构,是当今世界工程结构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中的智能预应力系统进行初步的探索,指出其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核心技术,提出智能锚具的设计模型,还提到深入研究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在引用一些工程实例后提出一点思考,最后预想了智能预应力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6.
87.
刘钊 《国外桥梁》2001,(3):22-26
提出了2种检算尼尔林-洛泽(斜吊杆系杆拱)钢桥的拱肋极限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89.
介绍了一种半自动换档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硬件的组成、功能、原理等进行了研究,同时给出了其软件的控制流程。本换档系统已经在ZL50E装载机上进行了实机装车运行,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0.
关于中美桥规设计准则的对比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钊 《桥梁建设》2007,(6):34-37
桥梁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并满足各种极限状态,这是构建每一座桥梁设计理念和形成高水平设计的基础。通过对比我国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和美国“AASHTOLRFD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款,提出应有更加务实的设计准则和多目标极限状态,立足根本进行桥梁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