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389篇
综合类   174篇
水路运输   213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为降低客车车体一阶弯曲振动,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车体减振系统,这是由一系弹簧悬挂装置的减振控制研究人员利用新干线电动车,经运行试验,确认了该系统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不过这些试验都是在空车状态下进行的。通常,随着乘客数量的不同,车体的弹性振动特性会发生改变,这与单纯地装载重物(如铁块)的情况不同。因此,由于乘客数量导致的车体振动特性的变化,有可能对这种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造成影响。基于这个因  相似文献   
152.
以某型高速列车转向架上轮对和轴箱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包含轴箱轴承滚子缺陷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现场试验数据验证轴箱轴承-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在京津线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工况下轴箱的振动加速度时间历程以及轴承滚子与外圈的接触载荷时间历程,结合轴承滚子缺陷数学分析模型,研究轴承滚子缺陷激扰工况下轴箱系统内部结构的接触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轴承滚子出现缺陷时,轴箱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包络谱在滚子故障频率和2倍滚子故障频率的倍频处出现振动加速度峰值,且以保持架旋转频率10.32 Hz进行振幅调制;缺陷滚子与外圈接触载荷频谱主要分布在0~100 Hz的低频段,在200~1 000 Hz频段内出现以轴承保持架旋转频率为频率间隔的一系列峰值;随着轴承滚子缺陷宽度的增加,滚子与外圈接触载荷中高频段所占成分逐渐增加,表明轴承滚子缺陷宽度的增加会逐渐引起轴承滚子与外圈的中高频激振,加强轴箱轴承内部构件之间的动态作用从而加速轴承的疲劳破损失效;列车运行速度在250 km/h左右时,仿真数据表明轴承滚子缺陷宽度需限制在1 mm以内,尽量减少因轴承滚子缺陷宽度过大...  相似文献   
153.
采用傅立叶级数法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轴力和剪切效应对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计及剪切变形所产生的地基反力,建立了弯曲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剪切变形的计算公式;采用与既有理论解对比的方法,验证了级数解的正确性;通过对比计算,分析了截面形式、端承条件、荷载形式、长高比以及有无弹性地基对盾构隧道剪切变形的影响,剪切刚度对弯...  相似文献   
154.
为建立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算法并确定其适用条件,考虑车队离散、车辆转出、下游交叉口排队长度3个因素,在分析罗伯逊离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叉口协调相位车流到达图式的预测方法,并根据车流到达时刻与协调相位绿灯启亮、结束时刻的关系,建立了协调相位车流延误的计算模型;以交通控制子区内各交叉口协调相位车流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相位差为优化变量,设计了信号协调方案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数解法相比,该算法降低了协调相位车流延误7.4%;随着交叉口间距、转出车辆数、下游排队长度的增加,信号协调控制效益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5.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轮轨力连续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精确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轮轨力连续测试方法.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的特点,采用阈值判断法从测试数据中提取轮轨力的有效信息.针对轮轨力测试系统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将动态测试序列作为灰色过程处理,提出用灰色理论对轮轨力进行连续测试.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结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10个预测模型分别进行预测,然后将精度较高的预测值输入串联灰色神经网络进行二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精度与稳定性.将这10个预测模型应用到轮轨力连续测试中,结果表明:灰色系统、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三者的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2%,满足轮轨力连续测试的要求,并且能够降低传感器失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连续梁桥的满堂支架施工的支架施工安全引起了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结合某跨越高速公路的箱梁满堂塔式支架施工作业,针对T60塔式支架的构成和相关支撑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结构安全进行了安全复核,最后通过对预压和施工预拱度设置两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塔式支架的关键施工工艺,本文研究对于T60塔式支架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57.
潘华  廖巧云  晋军辉 《船电技术》2024,(2):10-14+19
为降低长距离的跨坐式单轨旅游观光线路的供电系统造价,并满足其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文章通过设计并应用了一种采用多台变压器热并联供电、同时可分段控制的长距离低压交流供电系统方案,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应用效果稳定可靠,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8.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先导,在整个交通管理过程中,是调节交通管理者与交通系统群体、个体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把交通环境、交通法规和交通工程方面的治理措施和基本知识加以具体化、形象化、系统化,宣传到干家万户以及交通系统的群体和个体,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为了达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预期效果,研究相关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四项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9.
对高桩码头重力式挡土墙接岸结构的岸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针对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岸坡坡肩宽度、岸坡坡比等因素对岸坡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理增加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并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小岸坡坡肩宽度、增大岸坡坡比,可以有效减小后方承台的宽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0.
陆澄  别社安 《水道港口》2013,(2):163-168
收集天津新港海域16个工程323个淤泥原状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淤泥抗剪强度指标φ、c的变异特性,得到了物理指标与压缩指标、强度指标间的统计关系及经验公式,并利用A-D法对φ、c的概型分布进行检验。其成果为天津地区软土土性指标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