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13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日本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从车体、转向架、牵引和制动系统等多方面,系统介绍日本直线电机的车辆技术;分析各子技术的特点,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主要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62.
单成林 《中外公路》2006,26(2):31-33
受台后土压力作用,桥台前倾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为了解决通车条件下高填土桥台前倾的加固问题,经多方案比较,采用台前、台后综合措施治理,使得工程费用少、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263.
介绍了汽车故障解码器的发展趋势,以及掌上电脑型通用汽车故障诊断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特点、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64.
乘用车车身生产能力为25台/h以上的大型涂装车间代表了目前汽车涂装技术的最高水平,其工艺规划设计难度大、工艺布置复杂。为充分利用空间。有效规划工艺使用面积和节省占地面积,通常采用多层立体化和区域化的工艺布置方式。介绍了大型涂装车间工艺规划的设计理念、涂装车间的工艺布置方式、主要工艺设备和有关设施的选择原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265.
为控制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裂缝宽度,对梁加固前、后受弯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6根粘贴钢板加固RC简支梁加载的全过程试验,观察裂缝的扩展规律.在RC梁裂缝宽度现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分阶段计算RC梁受弯裂缝宽度的方法和表达式,并对不同受力阶段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RC梁在开裂状态下粘贴钢板加固后,由于加固前后截面几何性质和受力状态改变,在荷载作用下原有裂缝首先扩展;最大裂缝宽度应按加固前和加固后分别计算,然后迭加,才符合梁的实际受力情况;最大裂缝宽度发生在原钢筋重心附近梁侧面原有裂缝处,而非新裂缝处.  相似文献   
266.
通过对旋挖钻机性能和适用范围的介绍与分析,使之得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67.
南方海港浪溅区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提高我国南方海港浪溅区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措施研究的室外暴露3 ̄9a的研究结果,并分析氯离子向各种混凝土的扩散进程,从而估算钢筋周围氯离子积聚到临界浓度的时间,提出我国南方浪溅区钢筋混凝土当水灰比为0.45左右,保护层6.5cm时,不能保证设计使用年限达到50a,而在合理配比的基础上,外渗6% ̄12%NSF-2硅粉剂,即能保证其设计使用寿命达50a以上。  相似文献   
268.
随着铁路建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信息化已成为铁路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铁路建设管理和工程建造内涵不断丰富、要求持续提高。“云大物移智链边”技术推陈出新,理念及实践日趋完善。针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的数智化需求,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指导思想,基于铁路建设精细化数据分类,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铁路建设智能管控平台及铁路营业线施工BIM辅助,开展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实现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整合建设信息资源,规范形成数据资产,强化网络安全,全面提升铁路局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进而赋能铁路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69.
针对隧道细部结构渗漏水问题,依托广州市南昆山隧道工程,对止水带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验算,对现场原设计止水带与优化后止水带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止水带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试验段二衬混凝土表面干燥无渗水发生,外管无水流出,防水效果良好.优化后的止水带提高了细部结构的防排水能力,工程实践中保证了防水效果,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270.
单成林 《中外公路》2007,27(1):119-121
根据对跨径45-85 m的多座刚架拱桥的病害检查,全面分析各构件病害原因,介绍相应的加固方法,可为刚架拱桥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