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旧村泾河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确定滑坡地层岩性与结构特征,分析滑坡成因机理;开展原位直剪试验,分析滑带土的强度特性,预测滑坡稳定性。分析表明:泾河滑坡的滑动机制为前缘施工开挖和降雨入渗引发滑坡前缘局部失稳。前缘新滑坡稳定性差,对拟建高速通行隧道洞口和泾河大桥桥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需进行支挡加固,并采取截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2.
193.
主震之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余震,余震对结构的影响可能大于主震。文章以钢筋混凝土桥墩为研究对象,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纤维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实际记录的主余震地震波进行主震、主-余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阻尼比分别为0.03、0.05、0.07、0.09、0.11的桥墩进行滞回曲线、最大位移、耗能及残余位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阻尼比的增加,墩柱的自由衰减逐渐加快,桥墩在地震过后自由衰减是围绕损伤桥墩静平衡位置发生的,余震引起桥墩的位移需求均大于主震;阻尼比的增大不仅有利于改善桥墩抵抗主震的能力,对于抵抗余震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然而,主震、主余震作用下墩柱对于剪力的需求基本不变。桥墩滞回曲线的耗能随阻尼比的增加逐渐减小,主余震作用下桥墩的耗能大约为主震的一倍,对于耗能能力差的结构,余震的影响可能更大,余震引起的损伤主要是通过滞回耗能增加了桥墩的损伤。桥墩在主余震作用下残余位移均相差不大,余震不仅可以增加桥墩的残余位移,也可能存在反方向地震力而使桥墩残余位移减小。工程中可以通过增加阻尼器来增强桥墩抵御余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通过现场原型观测, 对比了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近岸水流特性, 以及航道内水体与岸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结果表明: 生态护岸对波浪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对于常规护岸, 最大波幅平均减幅 10. 7%, 近岸流速平均减幅 17. 8%; 生态护岸的透水性较好, 而传统护岸的隔断能力强; 生态护岸对水质净化效果非常显著, 但护岸内外水体交换偏少导致溶解氧偏低, 建议适当增加开孔率, 并在生态护岸后选择一些生长旺盛、 自我繁殖和更新能力强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以促进水陆动植物及微生物能与周围环境物质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