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95篇
综合类   167篇
水路运输   172篇
铁路运输   104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51.
<正>BMW Z1的设计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了这个古怪的车门之外,它还有什么其他特别之处呢?BMW制造出像i3和i8这样的车型我们应该感到惊讶吗?除了正常的三厢车、X系列的四驱车型,巴伐利亚的工程师同样能制造出i3和i8这种特别的车型,但这并不是BMW第一次制造出这种令人出乎意料的车型。忽略明显的运动特别版,例如CSL Batmobiles和E30 M3,BMW的产品目录上都是一些乐趣折中的车型,上一款有意思的车要追溯到1956年那台华丽的507Roadster。70年代,由乔治亚罗设计出一辆楔形设计的  相似文献   
852.
<正>全新东风标致508不仅有了更好的卖相,在配置方面也看出了厂商满满的诚意在去试车之前,我都会习惯性地上网先查阅关于即将试驾新车的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了解,当全新508的官方图片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发出了一声感叹,全新508真的比以前好看多了。它看上去多了几分时尚的都会气息,并且更突显了法系车独特的设计格调,同时融入当下一些流行的设计元素。让我在见到它之前就开始对这次试驾活动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853.
伴随当前公路测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精度却达到相关标准的条件下,通过外业勘察自动化和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公路从业人员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与公路辅助计算智能化与高精度的dem是分不开的,如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dem值,构建模型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具体分析DNA的精度,根据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公路来进行选线,通过不同条件、不同手段下的dem精度的分析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公路智能选线的工作,并且给三维公路设计提供更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854.
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根据半刚性基层的收缩特点,总结出低干缩系数半刚性基层的级配,最后提出了长寿命半刚性基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55.
856.
为了对列车端部吸能装置的稳态阻抗力进行优化,对列车纵向碰撞模型加以改进,以此为基础,研究吸能装置实际吸能量与其稳态阻抗力的关系。发现吸能量随着阻抗力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吸能装置在碰撞结束时恰好用尽全行程的情况下其实际吸能量达到最大值。为了确定此时的阻抗力,通过动力学分析推导其理论最优阻抗力。以某列车在不同场景下对撞为例,计算发现各场景下吸能装置采用理论最优解时的吸能量均为各自对照组中的最大值,并对数值设计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57.
道路服役数据信息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与养护的关键,先进探测设备是获取道路服役数据信息的途径。近年来,三维探地雷达(3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3D GPR)因其高效、无损等检测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可为道路隐性病害数据获取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此,对道路典型隐性病害类型与检测手段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了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原理、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及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根据三维探地雷达图谱隐性病害特征与识别手段,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探地雷达图谱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进程,展望基于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孪生技术,主要介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建模与模型仿真方法。该综述可为三维探地雷达道路隐性病害检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借鉴,同时为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8.
气动噪声是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以新型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1∶8缩比的8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和K-FWH方程,通过建立可穿透积分面对列车在500,550,600及650 km·h-1 4个速度级下的气动噪声特征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U型轨道的约束下,列车周围的气动激扰主要集中在车顶两侧、尾车流线型及尾流区;偶极子声源主要分布在中车车顶表面两侧、尾车流线型及超导线圈后方,尾流区也是重要的气动噪声源区;列车辐射噪声频谱呈现“宽峰”(100~315 Hz)特性,随着车速提升,低频噪声能量增强;4个速度级下测点辐射噪声水平变化规律一致,噪声最大值分别为94.2,96.4,100.1和105.2 dB(A);随着车速提升,四极子声源能量占比不断增大,当车速大于600 km·h-1时,16个测点的四极子声源平均能量占比超过90%。研究成果可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气动声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9.
设备舱底板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气动载荷与石子冲击的影响,其强度直接影响到设备舱内的设备安全。文章基于渐进失效分析理论和刚度退化模型,在验证仿真建模的准确性后,建立了碳纤维/泡沫夹芯设备舱底板的静强度与低速冲击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设备舱底板在5种静强度工况下的失效因子、应变和失效载荷,讨论了200 J、300 J、400 J、500 J的冲击能量以及100 mm、200 mm、300 mm的冲头直径对设备舱底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备舱底板满足静强度要求,其失效载荷为63.0 kPa,最大失效因子及最大应变位置位于螺栓孔周围;冲击接触力峰值、上面板凹陷深度及各铺层的基体失效面积随冲击能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冲头直径的变化对设备舱底板的低速冲击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