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3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采用减隔震装置后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程序,分别对设置板式橡胶支座及铅芯橡胶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态时程地震响应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减隔震支座的非线性特性以及长钢轨对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纵向约束作用。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较板式橡胶支座具有更好的减隔震作用,长钢轨的纵向约束增加了桥梁结构反应内力。  相似文献   
32.
高速铁路桥梁梁墩基础体系列车过桥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座拟修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对象,从梁桥体系、梁墩体系、梁墩基础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列车过桥的车桥竖向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一种体系,车桥动力响应结果几乎相同。此外还分析了刚性基础墩身和弹性基础墩身的动力响应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车桥体系振动理论,分析了我国正在修建的一座公铁两用斜拉桥竖向动力特性及列车过桥时的平稳性,结果表明特大桥设计,虽然突破了桥规有关竖向刚度规定,但其动力特性,列车走行性仍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阐述既有桥梁检定规范关于墩顶振幅限值条文制订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根据既有桥梁检定规范确定轻型墩墩顶位移限值的等刚度法 ,最后对轻型墩设计中的刚度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5.
磁浮交通线的轨道梁结构及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磁浮交通线轨道梁的一般结构特性,包括轨道梁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结构材料、结构荷载等,探讨影响轨道梁设计的轨道梁不平顺和轨道梁刚度的研究方法,以便为轨道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某长江大桥的车振动力分析模型.用通用软件ANSYS及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VBC计算了该桥的空间自振特性.两者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建立了桥梁、列车、汽车动力分析模型,借助VBC对其在不同车速、不同荷载工况下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程序试算,对该长江大桥的合理刚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7.
基于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理论和准定常抖振力,建立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研究不同车速、不同风速下轻轨列车通过大跨度斜拉桥的走行性。结合列车走行特性,对列车各项安全性评定标准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将轮重减载率作为强风作用下列车运行安全性评定标准的是不合适的。建议将倾覆系数作为强风作用下列车运行安全性主要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8.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车桥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车桥振动响应。计算分析了不同编组列车和车速下,U梁位移动力系数、总体应力动力系数、道床板局部应力动力系数、道床板横向应力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列车过桥的平稳性。计算结果显示,位移动力系数随车速增大而增大,但数值较小;应力动力系数大于位移动力系数,空重混编计算结果较大,其他编组差异很小,随车速变化无明显规律;道床板局部应力动力系数呈梁端大、跨中小,与腹板相交处大、道床板中心处小的分布规律;梁端道床板与腹板相交处横向负弯矩变化率较大,且幅值较大,易发生疲劳损伤而顶面开裂。分析结果表明,不能用位移动力系数定义U梁应力动力系数,建议采用总体和局部应力动力系数进行承载力设计。分析比较各舒适度评判标准,建议用ISO2631标准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旅客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39.
提出预测轨道交通桥梁和钢轨中低频噪声的精细化模型:首先,建立3D桥梁和钢轨有限元模型;然后,结合3D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和2.5D声学无限元模型计算列车通过时的桥梁噪声和钢轨噪声。以上海轨道交通某混凝土U梁为研究对象,对桥梁辐射噪声和钢轨辐射噪声的频谱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测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精度。研究表明:桥梁结构噪声主要在U梁下方的空间起主导作用,而钢轨噪声在U梁上方的贡献更大;在距离轨道交通中心线20m处,两者的声压值基本相当,在噪声预测时桥梁噪声与钢轨噪声的贡献均需考虑。  相似文献   
40.
以上海长江大桥引桥为背景,运用基于模态叠加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箱梁悬臂板在列车作用下的局部振动特性及其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体有限元箱梁模型能反映传统杆系有限元模型不能考虑的悬臂板局部振动响应,而且杆系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低估了车桥振动响应;采用钢管加劲撑或者防撞护栏加强措施对悬臂板的局部刚度均有一定的提高,但防撞护栏措施比钢管加劲撑措施更利于行车安全;当悬臂板自振频率较低而列车车速较高时,可能产生显著的悬臂板局部共振响应;一般箱梁悬臂板上可以适合车速较低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但不能满足高速列车正常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