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某斜腿刚构桥为例,因桥下净空不满足新修高速公路的要求,对其进行去除斜腿,更改原桥梁结构为斜拉桥,并增加体外预应力。通过数值模拟软件Midas Civil对新旧桥主梁线型以及活载效应进行计算,得到结论:可以通过改造旧桥结构的方式来使桥下净空满足要求;对斜腿刚构桥改造为斜拉索和体外预应力的方法,可以保证桥面线型基本不变,主梁受力更好,新桥活载作用下挠度值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析水路危险品运输系统"人—船—环境—管理"所组成的系统,找出目前内河港口水域危险品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3.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非指标知识度量的方法,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度量。该方法具体给出了无形资产度量的过程和步骤,是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组织无形资产度量模型,并从理论上给出了模型中的有向无环图的顶点和弧的分析,以及组织的无形资产存量的度量方法。并着重考虑在无形资产度量过程中遇到无形资产重复度量问题的总结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4.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的高强度铝合金喷油泵体凸轮轴孔加工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数控加工的装夹方案与适宜性夹具研制、整体导杆设计与刀片的优化,以及切削参数的改进,在工艺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以上几个因素出发提高喷油泵体凸轮轴孔与柱塞孔加工精度的方法,保证了喷油泵体复杂孔系加工精度的有效控制和提高.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交工35拖轮在由294kW(400HP)增匹改造为441kW(600HP)的基础上,进而再达到735kW(1000HP)的技术要点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6.
排水沥青路面因具有大空隙、耐磨抗滑、雨天行车无水雾、低噪音等优点,目前被广泛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文中通过向SBS改性沥青中掺加6%、8%、10%和12%4种不同比例的HVA高黏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前、后沥青进行试验,并对确定最佳掺量的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方案的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方面均好于SBS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高黏剂的加入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高排水路面的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超大跨度斜拉桥因承担功能、跨越能力增加,斜拉索索力增大,对索塔锚固结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需求提升。常泰长江大桥采用新型的核芯混凝土索塔锚固结构,斜拉索交错锚固于外包钢壁板的核芯混凝土,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能力和钢材抗拉能力,提升结构承载能力,钢壁板外包于核芯混凝土,降低结构开裂风险。设计了10个核芯混凝土锚固结构缩尺试件,通过试验研究其在交错索力下的开裂模式、承载能力及破坏机理等结构行为,探究了横向抗弯钢筋、水平分布钢筋和剪跨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核芯混凝土索塔锚固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同时不产生表观裂缝,可满足超大索力的锚固需求;(2)在交错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呈现出与经典拉压杆相同的受剪破坏模式,外包钢壁板屈服,斜压杆区核芯混凝土受压破坏,由于钢板和水平分布钢筋对斜压杆的约束作用,破坏过程呈现一定延性;(3)水平分布钢筋对斜压杆的约束作用,可以提升结构的承载力,且在小剪跨比试件中提升更为明显;(4)由于钢板的存在,横向抗弯钢筋对于承载力的贡献率不高,在设计时可以适量减小;(5)根据拉压杆模型,提出了核芯混凝土索塔锚固结构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8.
健全铁路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是新时代国铁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是铁路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推进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调研分析铁路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提出铁路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总体定位与战略目标,从创新力量、项目支撑、科研方向、转化应用、人才团队、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建立铁路局集团公司“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