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AVL-Cruise和Simulink建立了联合仿真平台,引入了基于规则的功率跟随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对车用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FCHEV)进行了初步仿真,在选定的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能够真实反映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过程,蓄电池SOC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2.
秦岭特长隧道内温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隧道及岩体中热传递的分析,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推导出岩体和隧道的热移动模型基本方程式,并用它对秦岭特长隧道运营期间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可为特长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3.
樊磊 《中国海事》2021,(4):37-39
该文通过综合分析业界有关研究成果和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上疲劳的有关导则手册,梳理当前普遍认同的导致船上疲劳的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在预防和降低船上疲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和政策(Policy)层面共同着手建立关于预防和降低船上疲劳的“STEP”机制。  相似文献   
24.
在已有的45 k 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发动机模型的基础上,将电堆冷却液旁通阀开度、大循环旁通阀开度、水泵转速、风扇开度设定为操控变量,电堆温度设定为输出量,分别设计了单点线性化全工况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控制器和两点线性化双MPC控制器,对PEMFC发动机电堆温度进行控制和分析。在相同的仿真环境条件下,分别运行两种控制算法进行仿真运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两点线性化双MPC控制的控制效果优于单点线性化全工况MPC控制。  相似文献   
25.
周苏  胡哲  谢非 《汽车工程》2020,42(2):172-177
当空压机性能发生衰减或静态特性发生变化时,采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算法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基于该算法进行控制的品质会变差。为此本文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查表算法,以期提高空压机转速调节能力。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可在线和自适应地更新空压机转速标定表,从而有效消除PI调节器积分饱和现象,使空压机响应速度更快,入堆空气流量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6.
根据当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现状与相关研究活动,对电堆功率密度、成本指标、系统寿命、冷起动、储氢技术和燃料电池模块化等相关技术方案进行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7.
陈海蓉  周苏 《上海汽车》2010,(2):6-10,14
将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增程器是解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理想的可选方法之一。针对适用于燃料电池增程器系统的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利用相关测试数据和热力学校正的方法,建立空气压缩机模型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空气压缩机模型能够反映环境因素、出口背压和空压机转速对出口空气流量的影响,能为整个燃料电池增程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
提出了基于析气影响和参数修正的修正型Gassing模型,并用Matlab/Simulink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型Gassing模型也适用于电池充电临界情况,可以描述电池重要变量如SOC、温度和内阻等的动态特性,而且较之于原Gassing模型 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使模型中SOC、内阻R。等状态变量的计算更为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29.
针对采用柴油发动机和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纵向动力学和驾驶员模型,并设计了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车速、负载和蓄电池SOC作为控制变量,以降低颗粒物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采用Stateflow实现。基于新欧洲行驶循环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能较好的满足整车动力性要求,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