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15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41.
运用工程控制论的思想 ,将斜拉桥的施工误差控制视为一随机最优控制问题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采用卡尔曼最优一步预测 ,按确定性的最优控制规律构成团环状态反馈系统 ,对各施工节段进行调整控制 ,以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42.
为保证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具有承受较大剥离力的能力,又避免对转子铁芯进行破坏性的剥离实验,本文基于力能等效原则并引入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叠铆型和胶粘型铁芯进行建模,并通过仿真获得转子铁芯剥离力。首先,构建了电机转子铁芯剥离实验平台,比较了两种叠压工艺的最大剥离力,接着,利用ANASY Maxwell软件对两种工艺下永磁同步电机空载径向磁密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胶粘工艺可大幅提高铁芯的剥离强度,同时提高了胶粘型铁芯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气隙磁场的正弦度,降低了电机运行电流和损耗。  相似文献   
843.
文章介绍现有铁路路网数字模型和可视化平台,基于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表的构成,围绕到域、发域和途径站点等3类可视化元素,探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可视化应用场景,实现在线录入、平行作业和直观分析的编组计划可视化操作,为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自动化编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44.
铁路行业一直高度重视重载铁路车辆防溜安全工作,为了避免由人员因素导致的铁路列车和车辆溜逸事故,研发了新型车辆自动驻车器,并从2020年开始在C80型重载货车上安装应用。新型车辆自动驻车器的应用,可减少防溜作业中人的参与,变车辆“被动防溜”为“主动防溜”,大幅提高车辆防溜的安全系数。通过研究车辆自动驻车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论证其防溜性能,对比车站、区间2个场景下的车辆自动驻车器、人力制动机、铁鞋所需最小数量和安全系数,分析其安全性和技术性。结果表明,安装车辆自动驻车器可突破传统防溜设备在线路上停车的局限,自动驻车器作用后闸瓦产生的制动力远超车辆下滑力,与传统防溜设备相比具有较明显的安全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45.
张绍逸  许庚  姜玉印  于开平 《公路》2023,(2):152-160
针对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感测技术在斜拉桥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随机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径斜拉桥拉索损伤诊断方法。首先,以南京长江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蒙特卡洛方法、车辆荷载模型及泊松过程理论建立了斜拉桥索力及主梁应变的概率模型。其次,通过主梁应变数据在斜拉桥拉索损伤前后分布规律的变化,提出了基于应变样本空间马氏距离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诊断方法。最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随机过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随机车辆荷载作用下,主梁应变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斜拉索发生损伤后,主梁应变数据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判别斜拉桥拉索损伤,可为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感测技术在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46.
为统计某型柴油机润滑油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经验阈值,文章汇总了同型装备历史监测数据,通过直方图分析了各元素质量分数样本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元素质量分数样本分布与理想正态分布相差甚远,不满足传统阈值确定方法的使用条件。文章针对几种典型分布样本,基于样本分布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统计经验阈值。最后,将所确定的经验阈值与传统方法阈值作比较,并结合工作实践就阈值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文中方法确定的经验阈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