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无人驾驶"车辆运行安全测试的基础设施.构建测试场景、分析测试场设计要素和技术指标是测试场设计的核心.基于"车-路-环境"的测试场景分类,给出典型测试场景模型构建方法和建设需求,可用于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32.
动车组高压电连接器组件较多,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电连接器整体结构强度有一定影响。为保证动车组高压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高压电连接器所有组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受到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材料屈服强度,整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依据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要求,对高压电连接器开展振动和冲击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工况下,高压电连接器整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在动态载荷作用下,高压电连接器能够抵御工作环境中振动和冲击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3.
在高密度交通流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自由度下降,相互影响逐渐增大,主要以跟驰行驶和换车道行驶为主。事故统计表明,高密度交通流状态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行车动力学原理和车辆运行特征,分别构建了跟驰行驶和换车道行驶的安全约束条件。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车辆安全制动的加速度,初步建立非线性的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借助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路段进行模拟实例分析,能有效地反映高密度交通流状态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4.
针对工程结构中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承载情况,要准确迅速地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必须具有一定技巧和方法。根据单跨梁弯矩图的特征和规律,以多跨静定梁和刚架为例对某种单跨梁法加以介绍,有助于快捷地绘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相似文献   
235.
车辆的行驶行为可分为自由行驶、跟车行驶和换车道行驶等三种不同行为。换车道行驶过程中,车辆容易发生侧刮、对向相撞、追尾等交通事故。根据车辆运动规律,提出了换车道过程中三个避免碰撞约束条件,选择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为安全评价指标,通过二阶加法评价方法计算危险系数,确定了不同换车道危险系数的安全等级,并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换车道安全评价的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236.
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重钢矿物码头工程的通航水流条件。经花朝门和汤家沱河段的实测水面线、水流流速分布验证,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复杂的河道边界条件下的水流情况,从而可预测河道的水流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能满足工程通航需要。  相似文献   
237.
为了对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模量反演提供参考,采用谱单元法作为正分析方法,利用实测弯沉时程曲线和理论计算结果构造优化目标函数,通过数值优化方法对沥青路面力学参数进行动态反演,并与传统静态方法反演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传统静态方法反演得到各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动态方法反演能得到沥青层动态模量主曲线和相位角主曲线以及其他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组成完整的黏弹性参数,可以更全面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频率的相关性;动态反演方法采用各传感器处弯沉时程曲线作为优化过程中的约束条件,静态反演方法中仅采用弯沉曲线峰值作为优化约束条件,约束力度远小于动态反演方法,导致静态反演结果的变异性远大于动态反演结果,尤其是基层和底基层,静态方法反演结果的变异系数可达动态反演结果的2倍以上,而且反演得到的各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处于材料典型取值范围内的百分比明显小于动态反演结果。静态反演方法易引起"模量窜层"现象,造成反演结果失真,无法客观地对路面结构层进行质量评定;动态反演方法能利用实测弯沉时程曲线的全部信息,保证反演结果收敛于真实值,有效避免"模量窜层"现象,为路面质量评定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8.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以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公路经过区域各景观要素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该公路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定量化地研究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公路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导致不同缓冲距离带内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减小;公路改扩建前后各景观指数的变化幅度随缓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加剧了路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对景观格局影响集中表现在200 m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239.
传统的8K机车的控制电路采用双机重联.运用有触点逻辑控制系统,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由继电器触点脏污.氧化.振动引发的故障频繁发生.目前已成为机车的惯性病害,严重影响运输生产。为适应铁路提速对可靠性.安全性新的要求.现就8K有触点电路的无触点化应用的实例.从PLC选型.系统搭建、方案设计.软件功能.运行监控、实施效  相似文献   
240.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行车安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续长下坡路段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而载重汽车又占了肇事车辆的绝大多数.从车辆的运行特征、制动性能、超载行驶等方面分析了目前长下坡路段载重车辆事故多发的原因,并采用刹车毂的实测温度来评价车辆的制动性能,以此作为沿线避险车道、加水站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