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2008年浙江省交通工作会议和港航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水上康庄工程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让农民兄弟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水上康庄工程建设是浙江省港航(海事)部门实践“三个服务”和惠民港航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康庄工程。  相似文献   
82.
为提高铝合金在挂车中的应用,同时实现后下防护的轻量化设计,文章对某挂车后下防护依据GB11567-2017对其进行安全性能分析。通过分析钢材后下防护数据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铝合金后下防护的轻量化设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铝合金后下防护安全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3.
皇岗车站是毗邻深圳河建造的地下一层车站,整个车站的设计有以下特点:围护结构作为竖向支承体系的一部分,设计中既要考虑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还要满足竖向承载力的要求,围护结构的底部均嵌入基岩;车站南段和联检大楼合建,相应区域的车站顶板被设计成含多个大面积孔口的转换层结构,给车站设计带来了挑战;车站北端从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高架桥下横穿,为了使高架桥通行不中断,需要截断其桥墩进行托换。  相似文献   
84.
在软土地层中开挖基坑引起的基坑隆起,导致下方已有建构筑物的变形,从而对其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危害。外滩通道工程跨越延安东路隧道区域,隧道内径10m,上跨基坑深10m,坑底距隧道顶最近处仅5m,工程存在较大的风险。该文通过环向隧道结构、纵向结构计算和三维有限元整体施工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比较了几种保护措施的效果;此外,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比较制定了隧道的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85.
86.
桩筏基础设计中控制差异沉降影响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某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分析了主楼与裙房采用整块厚板基础,通过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计算,能够合理的调整桩基与筏板的设计。  相似文献   
87.
孙巍 《中国海事》2013,(9):60-61
一、中国PSC检查情况 (一)检查数据 2013年7月,中国各PSC检查单位共进行PSC检查763艘次,发现缺陷4070项,单船缺陷数量为5.33项,滞留船舶48艘次,滞留率为6.29%。  相似文献   
88.
孙巍 《中国海事》2014,(1):58-59
一、中国PSC检查情况 (一)检查数据 2013年11月,中国各PSC检查单位共进行PSC检查591艘次,发现缺陷2974项,单船缺陷数量为5.03项,滞留船舶43艘次,滞留率为7.28%。  相似文献   
89.
高良田  张杨  孙巍 《船舶工程》2014,36(S1):16-19
深水轻载作业型HOV概念研究是耐压壳体结构设计的一部分,其强度与稳定性需满足规范要求。由于相关规范中对球形耐压结构大开口及围壁的形式没有具体要求,其舱口结构形式的确定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对耐压壳体及舱口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与研究。首先确定耐压壳的尺寸和材料、舱口内径。进而提出三种设计方案分别为:弧形连接、直接连接和围壁加强结构。分别对三种方案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计算。考虑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对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稳定性分析要考虑材料的非线性问题。最后给出最优方案并进行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相似文献   
90.
运动控制研究是实现自动驾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强化学习算法在求解中因单步决策局限而导致控制序列次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估计强化学习算法及前向预测控制方法结合的运动控制框架(DEQL-FPC)。在该框架中引入双估计器以解决传统强化学习方法动作值过估计问题并提高训练优化的速度,设计前向预测多步决策方法替代传统强化学习的单步决策,以有效提高全局控制策略的性能。通过虚拟驾驶环境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框架应用在自动驾驶汽车的路径跟踪以及安全避障的优越性,保证了运动控制中的精确性、安全性、快速性以及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