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12篇 |
综合类 | 181篇 |
水路运输 | 218篇 |
铁路运输 | 129篇 |
综合运输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朝阳区某热力工程顶管隧道引起路面沉降问题为例,对比分析了现场实测值与仅考虑自然因素的理论计算值;以北京市279个隧道下穿道路工程为样本,应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影响路面沉降的4项设计因素、3项施工因素和9项人为因素开展了多元回归分析,并采用替换施工方法、增减解释变量的方法验证了回归分析的稳健性,获得了各因素影响路面沉降的弹性系数、标准误及置信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程路面沉降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大,与路面是否有移动荷载、隧道上覆土体厚度等相关,最大可达3.75倍;在自然因素中,地层条件、施工方法、路面移动荷载和隧道直径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在人为因素中,监理旁站的影响极为显著,而施工人员工作年限、是否有技术交底等也有明显影响;在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下穿道路工程时,不仅要通过减少人工顶管、加快施工速度、加强同步注浆来减小路面沉降,还应当高度重视施工方法与工艺、人员组织、过程监管。研究结果可为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安全评估和行政审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125.
高填土涵洞的病害处理和加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平果至百色二级公路软地基上一道高填土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台下沉后的处理措施,总结了该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软土地基上高填土涵洞的加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6.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力学构件不仅需要结构宏观构型的拓扑优化,而且需要兼顾自修复剂载体微胶囊的尺寸和分布对自修复材料力学性能和修复效果的影响,因此对结构宏观构型与内置微胶囊进行协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可移动变形组件法,以结构柔度为目标函数,材料面积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内置微胶囊组件的二维数学模型,基于移动渐近线法(MMA),给出了协同优化自修复材料的设计方法,并与经典自修复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协同优化的优越性。研究表明:两类自修复材料的构型具有相似性;两类自修复材料的结构柔度均随微胶囊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力学性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与经典自修复材料相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协同优化自修复材料呈现出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当体积分数接近14%时,其柔度值仅为经典自修复材料的66.1%。 相似文献
127.
分析了散粒体临界状态下的变形特征,应用能量平衡原理导出了临界状态下的变形规律。指出散粒体临界状态下的主应变率与主应力共轴,而与临界应力面形状无关。给出了临界状态下的能量平衡方程及塑性功与临界应力面的关系,当散粒体的塑性功与静水压力成正比,则临界应力面有主应力空间是以原点为锥顶的锥面,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8.
氮分压对TiN离子镀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业用高速钢钻头采用空心阴极离子镀和多弧离子镀的TiN镀层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氮分压下镀层色泽,显微硬度;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及截面象并测定层厚;应用划痕法测定镀层结合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离子镀层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2-4倍;不同方法及不同氮分压的镀层表面形貌不同,多弧离子镀层有5-10μm颗粒。截面象中镀层呈层状,层结合强度随氮分压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