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6篇 |
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06篇 |
综合类 | 646篇 |
水路运输 | 783篇 |
铁路运输 | 604篇 |
综合运输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自2003年开始,广州地铁先后在4号线、6号线、14号线和21号线采用了节段预制桥梁技术,从开始应用阶段的节段预制简支梁逐渐发展为连续刚构.为了更好地推动节段预制桥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节段预制连续刚构的优势,对节段预制桥梁技术在广州地铁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对节段预制简支梁和连续刚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后者可以节省建设期总造价和运营期支座维养费用;提出了技术提升建议:标准段桥梁跨度尽可能统一、上下部结构全桥预制、体内体外预应力混合配束、可重复利用的临时预应力张拉台座、墩顶0号块预制架设和全桥无支架施工,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156.
梯形轨道系统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锤击法,对梯形轨道系统(简称梯轨)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利用变时基传递函数细化分析方法,解决力信号时域波形精度与加速度信号频率分辨率之间的矛盾,提高低频脉冲频响分析精度。根据锤头材料的锤击特性和试验研究的频率范围,分别选择尼龙和钢制锤头进行梯轨模态和减振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轨的低阶模态分布比较密集,基频为48.6Hz,前3阶模态的阻尼比较高,1阶阻尼比最大,达到6.64%;梯轨的工作频率约为50Hz,在梯轨工作频率之上1/3倍频程中心频率处,传递损失不随锤击力的大小而变化,梯轨的振动衰减系数为常数;梯轨具有较高的减振作用,在0~1000Hz频段传递损失在45dB左右。 相似文献
157.
采用双参数雨流法对在线实测的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时间历程进行计数统计,分离出完整的应力循环和半循环,表征了构架服役过程的随机载荷谱块。根据名义应力法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估算出了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处的寿命为13.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8.
159.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