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344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为探讨运行环境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作性能,获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取值,以红谷隧道围堰工程为背景,结合典型断面建立渗流数值模型,分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渗透系数k和厚度d以及围堰水头hr变化下共11种工况的围堰渗流性状。结果表明: 随着渗透系数k的减小,围堰内单宽渗流量Q随之减小,且变化速率逐渐降低,而防渗墙内水力坡降峰值Js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防渗墙厚度d的增大,围堰内Q值和Js值均随之减小,且变化速率逐渐降低;随着围堰水头hr的下降,围堰内Q值和Js值均随之线性降低。分析得到兼具良好防渗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渗透系数k和厚度d的设计取值,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塑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最后,通过高密度电法和围堰内外水位动态监测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验证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22.
隧道衬砌探地雷达检测数值解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德根  杨天春  程辉  张启 《隧道建设》2016,36(11):1343-1347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对隧道衬砌中钢筋网下的脱空和衬砌背后的脱空进行二维正演模拟,并与实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雷达天线的中心频率越高,其分辨率越高,区分的效果越好;钢筋的密度越小,雷达探测脱空区域的效果越好。通过正演模拟和工程实测相结合,可提高采用探地雷达进行隧道衬砌检测的准确性及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323.
黄钟晖  舒瑶  季昌  乔书光  由效铭 《隧道建设》2016,36(11):1295-1301
为厘清盾构隧道施工期影响管片上浮各因素的权重大小,在明确管片上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梁模型,以等效刚度的欧拉梁模拟盾构隧道衬砌环,以土体与浆液体等价弹簧来模拟土体与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编制有限元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南宁某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上浮实测数据来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敏感性分析法计算出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浆液未凝固区长度、浆液压力、地层变形模量、隧道纵向刚度有效率和总推力竖向分力等,分析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24.
杨子奇  葛克水  李皓 《隧道建设》2016,36(10):1237-1244
为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单洞双层隧道施工引起的风险,以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某商业办公项目的地下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针对2种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分别在考虑渗流与不考虑渗流情况下,通过对应力场、位移场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最优方案; 2)研究了渗流场对开挖引起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25.
分析探讨了地下深开挖岩体在动态荷载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使用有限元法,以研究区曾经发生的地震数据为基础,并考虑不同回归期的动态荷载情况,仿真各种动态荷载下岩体应力增量,配合Mohr Coulomb破坏准则评估其安全性。研究发现: 岩覆越深,初始静态安全系数越低,最低处则会出现在隧道上方拱顶位置,地震力引起的安全系数增量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26.
随着铁路隧道建设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隧道穿越文物保护区。我国近年地震频发,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的减振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为了给隧道近接文物保护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针对填充沟加固的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开展振动台试验,采集不同地震烈度下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地基内各不同位置的加速度,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测点的频域响应曲线,分析隧道-地震屏障-文物体系的减振效果。提出在针对深埋隧道穿越文物保护区进行抗震设计时,就隧道近接文物保护区的特殊性而言,可以考虑用碎石填充沟对该区域进行减振处理。  相似文献   
327.
基于遥测数据的压缩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多路遥测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的特点,根据预测差值大小将遥测数据分为缓变参数和速变参数部分,有针对性地采用LZW算法和Huffman算法混合编码的设计方法,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该算法的优点及较优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328.
文章以某商用车座椅固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满足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为目标,运用集成式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轻量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地板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并使白车身重量降低4.4kg,减重11.1%,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9.
为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探索地表变形的的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顶管施工过程的安全,依托某总部地下停车场项目,针对国内首例采用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实施的矩形顶管工程施工地表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覆土厚度、施工过程地层损失、隧道小间距施工对相邻隧道土体作用等。研究分析表明: 1)通过采取控制掘进速度、控制土舱压力、控制注浆量、控制出渣量、控制顶进姿态等地表沉降控制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变形; 2)在顶推过程的各个阶段,地表变形呈现不同的特点,当出现变形过大时,通过调整土舱压力、补充注浆等控制措施,使地表变形逐渐趋于稳定变化状态; 3)通过对施工过程地表变形监测数据整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采取地表变形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30.
为解决围岩劣化所导致的深埋老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破裂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山隧道深埋老黄土围岩劣化初期支护破裂段为工程依托,通过补勘、数值分析、应力监测等手段对深埋老黄土及围岩劣化工况的支护受力特征作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原围岩参数工况下,喷射混凝土全环受压,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受力较大,最大压应力位于拱顶,同时上台阶拱脚有较大剪切应力; 2)在围岩劣化但未形成连续滑移面的工况下,上台阶的弯曲压应力显著增大,最大压应力仍位于拱顶,且上台阶拱脚处易发生压剪破坏; 3)在围岩劣化且形成连续滑移面的工况下,最大剪切应力与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位置--滑移体与衬砌接触的上部边界,此处易发生压剪破坏且位置随着破裂滑移面的变化而变化,分布范围在上台阶拱腰至拱脚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