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65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铁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实现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维护网络安全、防止病毒破坏,本文从管理的角度予以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12.
我国《海商法》参照《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对海上货物运输的诉讼时效及追偿时效作了规定。自《海商法》颁布以来,人们对第257条的争论就一直不断。文章讨论了法条本身的不足,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13.
214.
通过对汽车的白车身在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经验与技巧的分析与总结,得出汽车白车身质量的控制思路与方法,为汽车白车身的开发与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15.
为了适应外贸市场的需要,新建了汽车辐条式轮辋多层镍/铬电镀自动线。介绍了自动线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生产中采用内外阳极相结合的方法,使所得到的镀层均匀、质量稳定,产品已销往美国。  相似文献   
216.
217.
<正>视频车辆检测技术即在视频序列中提取运动的车辆对象,是利用视频图像进行车辆检测的一种交通检测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信号处理和信号融合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技术逐步成为研究主流。性价比优良的视频车辆检测技术1978年,美国JPT(加州帕萨迪纳市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首先提出了运用机器视觉来进行车辆的检测的方法,指出其是传统检测方法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218.
多空隙降噪路面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南京机场路噪声扰民的情况,通过对原有路面结构的分析,提出采用PAC-13多空隙降噪路面单层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其配合比及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并且降噪、排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19.
设计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动静态渗透试验系统,测量了40 ~350 kPa压力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和透水量,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与渗透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动静态渗透试验系统可以测量较高水压力下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能;随着水头差(水压力)的变大,2种混合料渗透系数不断减小,但沥青混合料的透水量随着水压力的变大接近线性增加;各级动态水压力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透水量远小于静态水压力作用下的透水量;对于SMA-13混合料,其动态透水量只达到同级水压力时静态的50% ~75%;对于AC-20混合料,其动态透水量是同级静态的48% ~56%;在1 Hz、10 Hz 2种频率作用下,其渗透性能变化很小;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能对水压力的变化频率不敏感,对水压力的峰值敏感.  相似文献   
220.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省略了用于盾构始发与接收的工作井,在地面与地下连接区域用盾构掘进替代大开挖施工,具有环境影响小和建设工期短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属首次研发应用。该技术存在结构变形、接缝渗漏和轴线偏离等工程难题,以南京机场线地面与地下过渡段示范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三维仿真和模型试验等方法,重点阐述隧道变形、防水和盾构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示范工程,验证了GPST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