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弹射起飞在工程技术上是一种“以小代大”的做法,它能充分克服舰载机自身动力不足的弱点,使其能以较大的起飞重量起飞离舰,自飞机上舰以来一直是人们解决其短距起飞的“最佳选择”。在出现了滑跃起飞方式后,曾经有观点认为战斗机的陆改舰采用滑跃起飞最为简单,但俄罗斯苏-55的发展实践却说明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陆基战机上舰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更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只需要适当加强机身和起落架强度、在机身上安装弹射受力和着舰阻拦钩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弹射联接方式,如果是拖索弹射,则改装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是要采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则情况又有所不同。早期的舰载水上侦察机是通过一个弹射滑轮与机身联接的,而在二战前和二战后数年时间中,舰载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一直采用的是拖索弹射。第二代舰载机上舰后,前轮拖曳弹射逐渐代替了拖索弹射。前轮拖曳弹射方式是把弹射钩设置在前起落架上,以致舰载机的前起落架就显得“与众不同”,并成为舰载机付出结构增重代价的重要原因。最近人们在讨论我国歼-10舰载前途时,就因为其腹部进气方式而被认为是不适合改装成弹射起飞舰载机。  相似文献   
332.
随着国家能耗法规的严格实施及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低能耗、低碳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国内外混动动力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据此,基于公司某油电混车型,通过优化发动机启动控制策略,在降低排放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整车油耗,提升企业车型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