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结合山西省开放式公路收费的实际,确定了适应山西省开放式公路计重收费费率。通过建立开放式公路计重收费数学模型。运用Excel生成不同类型载货车的伪随机样本,设计微调器进行调整,对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动态仿真。最终实现符合交公路发[2005]492号文件提供的计重收费指导原则的计重费率。  相似文献   
12.
13.
宋伟 《电气化铁道》2022,33(1):71-73
分析欧盟铁路接触网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符合性认证相关方法,并解读认证体系,对比分析各认证模式的不同特点,研究并阐述认证工作流程及接触网IC部件系统认证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宋伟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8):182-182,184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简要介绍了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目前的质量检测技术及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质量检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电磁干扰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设备在整车应用的日益增多,整车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避免电子设备之间的影响,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汽车电磁干扰的形式和原理出发,针对柴油车,提出防治电磁干扰的措施,并对比电磁干扰防护前后的IVECO柴油车数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结构的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印的篡改定位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结构的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分块,利用Logistic映射调制图像块生成水印,然后利用猫映射构造循环结构,建立图像块之间一一对应的循环关系,并将块水印嵌入到对应图像块的最低有效位(LSBs)中.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不仅能准确定位,而且可以有效地抵抗统计攻击和矢量量化攻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零部件耐久性测试工况获取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实际行驶工况解析出零部件耐久性测试工况的方法.基于西安市某线路纯电动公交车实际运行数据构建得出行驶工况,根据车辆实际参数建立整车仿真模型,仿真并计算得到基于实际行驶工况的电机输出轴应力载荷工况.由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电机输出轴材料S-N曲线得出电机输出轴损伤值计算方法,并通过四峰谷值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不同应力载荷工况下的电机输出轴受到的损伤值,从而得出对应的循环寿命,选择寿命最短的行驶工况对应的电机转速工况和转矩工况作为电机输出轴耐久性测试工况.  相似文献   
18.
宋伟 《电气化铁道》2012,23(2):24-27
采用二元受电弓模型建立了弓网垂直耦合动力学系统,通过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受电弓-接触网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并利用中心差分法编写的数值仿真程序;研究了列车运行速度、接触网和受电弓参数对弓网系统动态接触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运动学模型,对接触轨的安装精度影响中低速磁浮列车受流可靠性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接触轨相邻点的安装相对误差控制在0.5 mm以内,为接触轨系统工程设计和安装施工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中的人员疏散是一个涉及到人员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复杂变化过程,存在着人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力的形式来表现,例如出口对人员的吸引力和人员疏散过程中为避免冲突而出现的排斥力。在此情况下,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思想,在明确考虑动态、静态吸引力的前提下,通过微观的元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全局的人群宏观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人员疏散微观离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