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47篇
综合类   98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81.
崔维成  郭健  潘彬彬 《船舶力学》2018,22(6):736-757
目前我国有两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几台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正在研制。在所有的这些深海装备中,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代表着深海技术的制高点。要设计一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如何来选择浮力材料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选择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开展初步研究。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满足规范要求的1.5倍安全系数的浮力材料目前还没有。如果要降低安全系数,根据有限的试验数据的经验外插,可以把安全系数降至1.4,但需要对满足1.4倍安全系数的浮力材料开展深入的吸水率特性研究。同时,针对现有浮力材料密度过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大型浮力块中添加陶瓷球的思路,可以把密度从0.7 g/cm~3下降至0.64 g/cm~3。该文的研究可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浮力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2.
针对潜液泵管路共振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对一种潜液泵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潜液泵管路的支撑形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避免潜液泵工作频率附近主管路的共振,采用振型优化方法可有效降低细长管路的共振对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83.
AUV水下接驳系统主要用于海底观测网的能量补给与信息交互,是观测网建设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AUV水下接驳系统,并对系统的接驳流程进行阐述。该系统在渤海海域已进行了数十次对接试验,得到了超过90%的接驳成功率。  相似文献   
384.
水上桩基工程中,采用传统经纬仪角度前方交会法定位,会伴随大量的数据计算、资料上报、沉桩统计分析等工作,如果完全基于手工或计算器实现,任务相当繁重。本文介绍了适合这种作业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85.
桥头跳车已成为公路建设质量的通病,为此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项目业主应尽力协调,因地制宜地制出合理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桥头跳车产生的危害,有效改善行车条件,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86.
387.
欧洲的护栏     
岳玉文 《公路》1990,(4):33-39
欧洲护栏的形状、构造和日本相似,但适用条件、吸收能量的机械装置和日本不同。尤其是在柔性立柱和终端处理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88.
389.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现场总线的概念,分析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相对于集散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列举了国际上几个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标准和系列产品,并就目前现场总线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90.
设计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的新型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新型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牵引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以及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规格和设计参数,并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牵引、制动、列车网络等系统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车辆经过型式试验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此新型有轨电车已成功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