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横向设施尤其是下穿通道的数量会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量,因此合理的横向通道设施设置须即能保证高速公路路基高度的降低,又能满足两侧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本文对横向通道设施设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横向设施的最大间距应不大于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建立了针对人行天桥或人行通道、汽耕通道或跨线桥密度等不同使用功能的设施类型的密度函数;结合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推算出通道的合理间距并拟定横向设施设置的备选方案;进一步基于综合绕行系数最小原则,建立横向设施选址优化模型,确定拟建高速公路横向设施的具体位置.最后以大广高速衡大段为例,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在设计的暗室中测得42名被试人在不同明暗转换次数下的暗反应时间,研究了明暗转换次数、隧道类型与连接段类型影响下的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变化;利用重复测量的一般线性与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基于隧道类型和连接段类型对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变化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明暗转换次数、隧道类型与连接段类型对驾驶人暗...  相似文献   
23.
因交织区的强制换道存在紧迫性, 车辆换道行为在交织区后半段会出现因换道意愿强烈而产生的激进换道行为, 这种微观的换道行为将给交通流带来一定影响; 在人机混驾情形下, 不同类型换道切换控制模型同样可能影响交织区通行能力。在分析人机混驾交通流交织区换道行为特性的基础上, 将换道类型分为保守型换道和激进型换道; 在可接受安全间隙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动驾驶车辆间的协同行为, 构建自动驾驶车辆在保守状态下的协同换道模型; 以及在激进型状态下考虑目标车道后车类型影响下, 构建激进型换道模型。通过分析津保立交桥实地调研轨迹数据和NGSIM中US-101交织路段轨迹数据, 分别拟合了保守型、激进型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布函数; 考虑不同车辆驾驶行为特性及其相互作用, 提出人机混驾条件下换道模型切换控制逻辑决策。以SUMO仿真软件搭建实验平台, 考虑人工驾驶车辆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布特性, 以优化最大流率、交织区整体车辆运行速度、换道车辆速度等为目标, 确定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下自动驾驶车辆的最佳保守型-激进型换道模型切换点。仿真结果显示: 在交织区长度为250 m, 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0.2, 0.5, 0.8时, 自动驾驶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别在180, 80, 50 m处达到最佳, 即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高, 换道切换点最佳位置将向交织区入口处逐渐移动, 且在自动驾驶渗透率较低时这种换道切换点的变化较为明显; 在较高渗透率下, 由于协同换道出现频率增高, 自动驾驶强制性换道行为比例降低, 换道模型切换点对交织区通行能力的影响逐渐变小。本项研究对人机混驾条件下高速公路交织区自动驾驶车辆的换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土地估价理论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在综合界定高速公路土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下,高速公路占地价格组成的新形式,对高速公路占地价值进行了评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合理的高速公路节地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5.
为实时优化定制公交线路,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最短路的线路优化方法,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可以高效的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对可靠性最短路进行问题描述,建立可靠性时空网络;给出求解可靠性最短路的算法步骤,构建乘客和定制公交运营商总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市定制公交路网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与最短路线路方案比较,所提方法更接近于实际运营;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所提方法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提升定制公交线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6.
基于对策理论的交通流分配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建立基于对策理论的交通流分配模型,并以实例阐述其具体应用方法。本方法由于在分配中考虑了路网状况,因而其分配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且能实现全有全无分配与多路径分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27.
为提高公路收费服务水平,提出基于现代网络支付技术的新型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架构设计。该系统主要依托于现已成熟的现代网络支付技术、车牌识别技术及车道控制技术,通过用户终端在线完成信息注册与登录、线路选择与确定、订单生成与预支付、发票打印与获取等通行费的支付操作与服务,车牌识别装置和车道控制装置可通过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器对车辆与支付信息进行接收与反馈,实现车辆的简单快捷不停车付费过程。该系统符合人们当代网络消费的观念,便于推广应用且利于加快全国联网收费进程。  相似文献   
28.
针对收费公路费率与不同货类货车流量的灵敏度分析问题,以目前现有的货类展开聚类分析获得的3大货类作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货类属性的效用函数。然后运用Logit模型获得了同一OD对间各条路径货类货车的流量,构建起在每条收费公路的均衡分布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法剖析了收费公路费率与该路径上货类货车流量的关联性,提出了以"社会效益最大、分货类定费率"为原则的定价机制。以唐津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及205国道为例,选取煤炭类货车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t模型获得了煤炭类货车位于这3条不同收费公路的流量比例,用灵敏度分析法分析了这3条收费公路费率和煤炭类货车流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证明:这3条平行收费公路费率的升降会对煤炭类货车的路径选取造成影响。费率提高(降低),该路径的车流量会减少(增多),相应的其他平行道路的车流量会增多(减少);费率调整越大,车流量变化越明显,进一步干扰货流量在整体路网的流量分配、收益值以及货车行程总耗时等指标,当3条公路费率分别调整到某合理值时,能够实现路网收益最大、货车行程总耗时最小、社会效应最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
随着信号交叉口的非机动车流量激增,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的膨胀特性也进一步凸显。针对该现象所带来的冲突问题,在分析非机动车膨胀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信号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冲突风险实时评估方法。选取天津市4个典型城市交叉口,通过视频分析软件,获取非机动车的行驶行为数据,分析膨胀特性下直行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直行非机动车的行驶区域划分为释放区、膨胀区和汇入区这3个区域。构建以直行非机动车不同行驶区域为一级指标,不同区域内的行驶行为特征为二级指标的信号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冲突风险评价体系,提出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非机动车冲突风险熵计算方法。以天津市围堤道交叉口为例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其冲突风险主要集中于车辆超车与并行行为频发的地带,风险点变化和分布与车辆膨胀过程中风险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为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冲突风险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作为城市交通的枢纽,公共交通系统承载了大量的居民出行.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的IC卡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进而优化公交服务.引入信息熵及熵率对居民公交出行链重复性进行量化,研究了基于量化指标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的方法.通过出行地点状态标定,将乘客的出行链转化为离散的出行序列;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