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49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SC.ADAMS软件在ADAMS/Car里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用Pro/E软件和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整车动力学参数。在ADAMS/Car里进行了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空气悬架大客车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对空气悬架大客车整车性能做出正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2.
夏意醉人     
如果把春天比作一位少女,那她还略显羞涩,给人的是一种朦胧的美,更多的是想象和品味;夏天是丽质卓然的少妇,她丢掉了小女人的扭捏,正以饱满的热情孕育着秋的收获,展示人类自然那永不枯竭的勃勃生机。感受夏天三月正是初春季节,凛冽的寒风还时不时地拜访北方的城市,春捂秋冻,人们还没有急着脱下寒衣,绿色似乎仍与我们无关,可是我的心却在向往着夏天。  相似文献   
103.
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船员的贡献.然而,相对于目前成熟的航道而言,北极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航道内浮冰分布密集,水文气象复杂多变,缺少准确可靠的海图、通讯系统、助航设施、港口接收设施备;另外,针对北极航道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还要面对北极沿岸国家的许可和通航管制.这给北极船舶的航行、停泊等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困难,同时对北极航行的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北极航行的特殊性,能够满足北极船舶安全航行的船员少之又少,而随着北极航道的全线开通,有高纬度、冰区航行资质的船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较晚,能够投入北极航行的船员更是缺乏.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北极航行船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冰区航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04.
设计一种以气凝胶和铝蜂窝材料为主的船舶内装板结构。介绍了船舶內装板耐火分隔定义及设计方法。根据耐火分隔标准试验,设计以电加热板模拟加热炉温升的耐火分隔小尺寸样件模拟试验。根据小样模拟试验原理,建立耐火分隔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仿真计算方法可以为耐火分隔结构优化提供手段。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内装板中气凝胶的最小厚度为5mm,內装板结构整体重量较50mm厚复合岩棉板轻25%。研究方法可以为新型耐火分隔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针对鹰厦线某段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P60钢轨的状态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研究目的:通过介绍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桩网结构路基设计以及施工情况,阐明桩网结构基础的特点、必要性及设计流程。研究结果:桩网结构基础是一种刚性桩基,可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达到设计要求,适用于对地基变形要求严格以及工期短或地质复杂地段的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108.
正在施工的宝成线二线,沿线工程地质复杂,全线约31座隧道通过围岩软弱、埋深较浅、岩层破碎地段,占隧道总座数55%,总延长米约1.5万米,锚喷支护为设计中重要的支护措施。明月峡隧道进口段为双线喇叭口,工程地质条件差,紧靠原有线路浅埋,岩石破碎,隧道开挖跨度达16米。针对这座隧道的特殊性,为保证施工和原有线运营的安全,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大胆采用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进式(迈式)锚杆系统。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枢纽运量的分析,确定了编组站近、远期车站规模。探讨了大型编组站设计中应注意的车流新特点,对大型编组站两端疏解区的布置原则提出了看法,简述了编组站折角车处理方式以及对驼峰溜放作业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