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29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根据高速铁路技术特点,分析其电磁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以安全可靠为出发点,分析目前电磁兼容工作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我国高速铁路进行电磁兼容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高速铁路电磁兼容管理流程,对我国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的电磁兼容管理进行有益探索,为我国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持续成熟完善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2.
介绍高铁车站设备运维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关键技术及特点、系统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3.
154.
电气化铁路电力电缆故障电流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气化铁路电力电缆与信号电缆铺设特点,以电磁理论为依据,提出故障电流在信号电缆芯线上产生的感应纵电动势计算公式,同时提出贯通地线与信号电缆芯线之间的的互感系数计算公式、信号电缆外皮与芯线之间的互阻抗计算公式。采用某试验段信号电缆敷设参数,在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平行接近长度分别为2和15km条件下,计算电力电缆故障电流在信号电缆芯线上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计算结果表明:2km长信号电缆芯线总的纵向感应电动势小于430V的限值规定;在电力电缆故障电流为100A时,15km长信号电缆芯线实际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也低于430V;在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外皮流过相同电流时,信号电缆外皮在信号电缆芯线上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大于贯通地线在信号电缆芯线上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从降低芯线感应电动势的角度看,信号电缆采用双端接地方式不如单端接地方式。实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5.
沪杭高铁步云特大桥连续箱梁线性控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沪杭高速铁路步云特大桥跨杭州湾高速公路引桥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挂篮法施工线性控制的方案,包括工程概况、线性控制的相关数据计算方法以及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城市出租车的合理拥有量对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节省道路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出租车的空驶率、出租车在居民出行方式中的分担率、平均日运营车速、平均日运营时间和出租车价格等数据为参数,通过空驶率的计算方法,得出城市出租车拥有量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北京市的实例分析,求得北京市出租车的合理拥有量,并进一步分析出租车的空驶率、分担率与拥有量之间的关系,推算出北京市出租车合理分担率范围。  相似文献   
157.
介绍了利用多自由度五杆机构综合四杆可调函数发生器的方法。它可在不改变四杆机构活动构件尺寸的条件下,通过变动五杆机构一连架杆的角位置对所发生的函数进行调整,使四杆机构两连架杆转角在机架两种安装相位下实现两个给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8.
文章以顶管施工沉降风险为评估目标,以土质条件、地下水情况等12项评价因素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对比判断矩阵,计算分析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合成运算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后果的评价等级;依据评价矩阵,得到了风险评估最终结果,为风险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9.
重点介绍了松花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及实施工艺。  相似文献   
160.
牛若歆  董海洲 《隧道建设》2022,42(11):1889-1897
基坑围护结构的完整性是保证基坑安全开挖的关键,一旦发生渗漏将成为威胁基坑施工的重大隐患。针对地下连续墙渗漏提出抽水示踪探测法,为验证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虎殿路站基坑工程开展研究。1)在地下连续墙两侧布设钻孔,进行地下水渗漏抽水示踪联合探测; 2)结合天然及抽水状态下的试验数据,对地下连续墙渗漏隐患位置进行研究; 3)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渗漏深度下的观测井流速进行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抽水示踪法用于地下连续墙渗漏探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