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钢桩定位式抓斗船,由于其定位特点:占用施工水域小、避让影响小、定位精度高,广泛适用于开挖狭窄水域施工以及运营航道拓宽段施工。尤其在狭窄区域,其定位优势明显好于传统的锚缆式定位抓斗船。但抓斗船施工精度控制困难。结合工程实例,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超深、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等问题,结果比较满意,为工况相近的疏浚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弓剑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2):137-141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根据自动化等级分为GoA3有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和GoA4无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针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心强化管控、故障快速恢复"的功能需求特点,阐述全自动运行的核心专业——信号系统,从GoA2级向GoA4级过渡中在系统架构和功能上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中心直接管控列车为出发点,重点从中央集中管控、设备安全可靠、故障快速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采用双活中心、全电子联锁、集雷达与视频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探测设备的优化建议,为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以北京地铁4号线信号车载系统随电客车半生命周期大修进行更新改造的工程为依托,对比主流信号系统改造方案及具备成熟改造案例的各承包商,同时考虑提高信号车载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配合难度,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倾向于采用原信号系统设备承包商的新型信号系统 TSTCBTC?2.0,并给出改造需求及方案,以期为类似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车载系统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受施工区域水深较浅等因素限制,部分工程抛泥区禁止超抛,否则应对超过约定高程的抛填土进行二次处理,这对泥驳船的水下抛填高精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乌克兰南方港航道疏浚工程,采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工况下不同颗粒的漂移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定位、抛填及抛填土的后续处理方式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抛泥区抛填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65.
设计一种船舶除锈超高压水射流泵组系统,介绍其主要功能、主要参数和设计指标。阐述泵前水处理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分析能量损失和超高压密封技术,提出样机配置和基本元件布置,为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系统的泵组研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6.
针对撒砂口弯管断裂故障,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断裂故障的根本原因。同时制定了有效的优化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进行了相关的试验验证及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河湖水库的环保疏浚、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性疏浚工程越来越多,管道输送是疏浚泥沙搬运的主要方式,输送距离也越来越长。管道输送中流速沿程的再分布情况和临界流速尚待进一步研究。基于古雷镇填沙工程清水工况及输沙工况分层取样浓度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在此基础上对长直管道输送砂类泥沙颗粒进行三维水动力及砂的运动模拟,分析了直管道沿程的剖面流速再分布特征和泥沙淤积临界流速规律,提出长管中不同断面位置发生泥沙淤积的临界流速公式,为疏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北京地铁16号线稻香湖站配套的地下结构紧邻地铁车站北侧布置,并与车站北侧共用围护桩。由于两结构之间设置人防门和行人通道,需要截除共用围护桩。原设计的配套地下结构建造工序安排将会对地铁车站运营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到对地铁车站运营产生影响的工序主要是共用围护桩的截除,提出的方案是:先完成配套地下结构的负二层结构浇筑,然后将负一层结构划分为3个建造单元,每个单元分别采用不同的建造方案。施工关键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分单元建造方案对配套地下结构中板受力状态等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围护桩的变形监测结果也表明分单元建造方案能够满足围护桩的安全要求。该配套地下结构建造方案已成功实施,为今后地铁车站配套地下结构建造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为解决钢渣体积安定性不足、吸水率高的问题,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对钢渣进行改性处理,将甲基硅酸钾溶液作为表面改性剂,探究不同改性剂浓度、改性剂处理时间、钢渣粒径范围对钢渣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就改性剂废液能否循环利用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剂浓度为3wt%、改性处理时间为24 h时,4.75 mm~9.5 mm钢渣的吸水率...  相似文献   
70.
分析各种墩身形状和基础形式的重力式桥墩的动力特性,认为圆形墩的动力特性相对较差,其加固原理是增加其横向刚度,提高自振频率;其加固方法是将圆形墩改建为圆端形墩。通过对实例的检测,表明该加固理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