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101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7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指出铺筑沥青混凝土时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即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疲劳性和工作度  相似文献   
82.
结合沥青路面维修工程中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矿料和再生剂,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引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各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AC-20I型级配类型,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空隙率为3.5%~4.5%.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沥青含量和密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在设计过程中和实际生产时,以上三项指标应成为主控因素,这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3.
新建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法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施工时,由于既有短桩地铁车站预留桩长不足,其设计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以南京地铁5号线上海路站为例,采用MIDA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的关键技术,即采用多台阶分部开挖和车站结构逆做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多台阶开挖和支撑解决既有车站短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对预留短桩采用墙包柱的处理方案,确保下穿既有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84.
85.
该文结合广州市东晓南路曲线梁的实际设计经验,分析了曲线梁中预应力的横向效应对主梁及下部结构的影响,以及曲线梁如何从构造上更好地防止腹板崩塌。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十分迅猛。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中,由于受建设时社会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建设思想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适应交通量迅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的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害。  相似文献   
87.
以某动车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3D引擎开发平台,创建三维虚拟交互环境,运用数据库技术对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使用NGUI插件中iTween类方法实现转向架虚拟拆卸与装配,设计开发动车转向架虚拟拆装培训系统。该系统具有真实的培训场景及操作说明、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交互性强、培训效果明显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培训的不足,对于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从车辆故障曲线、磨耗裕量曲线出发,阐述车辆故障发生的阶段、概率,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最佳技术状态和经济性角度分析适合车辆部门维修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铁道车辆维护技术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9.
针对现行规范中VMA最小值标准过大的问题,通过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GTM法设计得到级配和油石比,然后用马歇尔法进行了VMA、VFA验证。马歇尔试验得出,GTM法设计的AK-13A、AC-20C、AC-25C配合比经马歇尔试验验证,试件的VMA均低于现行规范的要求;GTM法设计的AK-13A、AC-20C、AC-25C配合比的马歇尔试验验证的VFA的情况为:AK-13A仅比规范最低值高2%,AC-20C比规范最低值低4.3%,AC-25C比规范最低值高6.8%,但按GTM密度的97%(相当于马歇尔密度的99%)进行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均较好满足规范的要求,实体工程经检测,路用性能较好。结果表明,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路面现场压实度按GTM密度的97%(相当于马歇尔密度的99%),路面实际空隙率控制在5%~6%时,室内马歇尔试件的VMA、VFA是允许小于规范值的。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不同沥青种类对SMA-13级配的影响,进行了武云高速复合改性橡胶沥青AR-SMA-13和中州大道整治工程SBS-SMA-13的级配、油石比、粗集料的骨架分界筛孔、粉胶比、沥青膜厚度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等的对比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贝雷法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嵌挤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其运动黏度和延度均差异较大。试验得出,AR-SMA-13中2.36~4.75 mm之间的碎石含量接近12%,是传统间断级配的2倍,路用性能仍然较好;AR-SMA-13中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仅为6%,与SBS-SMA-13中0.075 mm通过率8%~12%形成显著区别;SMA-13骨架分界筛孔选择4.75 mm还是2.36 mm,对混合料的骨架嵌挤的判断是不同的,结果表明,传统间断级配理论关于SMA-13级配中2.36~4.75 mm间断是不必要的;SMA-13骨架分界筛孔建议选择2.36 mm。虽然复合改性橡胶沥青5℃延度远小于SBS I-D,但AR-SMA-13也具有较好的抗低温变形能力,低温弯曲应变与SBS-SMA-13混合料相比,差异不大;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运动黏度与SBS I-D改性沥青相比差异非常大,但两种级配的混合料都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SBSSMA-13比AR-SMA-13的动稳定度仅低12%,其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差异远没有沥青运动黏度之间的差异大。当沥青性能差异较大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指标应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