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拆卸发动机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发动机性能?下述的升级改动不仅不需要到维修点,在私家车库就能完成,而且花费也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建立某V8增压柴油机曲轴轴系动力学与轴承油膜动力润滑耦合仿真模型,并通过相应试验数据进行校核。通过耦合仿真计算获得各质量点扭振角位移和共振频率,以及轴承载荷、轴心轨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摩擦功耗等参数。结果表明,主轴承5润滑性能最好,主轴承4则最差。与不考虑油膜动力润滑的计算结果对比,自由端扭振角位移幅值降低9%,扭振附加应力最大降低10.8%。  相似文献   
13.
单体泵柴油机起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柴油机起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兼顾排放,设计了基于Ramp控制的单体泵柴油机起动控制策略。试验表明,选用合适的初始喷油量、起动Ramp数值和起动供油提前角等起动参数后,可实现单体泵柴油机可靠起动,烟度可控制在0.5 m-1以内。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发动机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以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性能进行拟合和预测,再 用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寻优能力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满足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最佳动力性组合。二者 的有机结合,为发动机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一台6105Q柴油机改造为点燃式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过程中配用了不同形式的天然气供气系统及点火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供气方式及点火系统的不同对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该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多点燃气喷射技术及电控点火技术时,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排放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轿车换挡规律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TU3.2电控发动机的稳态特性、变速器设计参数和富康轿车整车参数,设计了该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和经济性换挡规律,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ECE15工况下的换挡规律优化试验,并对换挡规律台架优化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经济性换挡规律使得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动力性换挡规律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换挡前后加速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SAE J1939协议的发动机虚拟仪表及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SAEJ1939CAN总线接口的发动机控制器,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虚拟仪表及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周立功公司开发的CAN转USB卡作为发动机控制器总线和PC机的硬件接口,采用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显示界面程序及CAN总线通信程序。该系统除可实现虚拟仪表及发动机故障诊断外,还可实现基于总线的发动机油门控制、发动机调速功能切换等功能,实现了基于总线的发动机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付军  郝利君  黄英  葛蕴珊  孙业保 《汽车工程》2000,22(5):338-341,337
本文以一台柴油机为对象,将其改造为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该机采用了电控多点为敢顺序喷射以及电控高能点火等新技术,并对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专门设计。实验表明,经改造后的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初步测试表明其怠速排放性能远低于我国现行标准GB14761.5-93。  相似文献   
19.
电控喷油器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对喷油器流量特性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电控喷油器的开发研制提供了一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GT-Cool软件建立了某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核.对不同中冷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两级中冷方案的优势在于以中冷器体积增大为代价来换取散热器体积的减少,从而减小辅助系统功耗.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级中冷串联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两级中冷性能随冷却液流量、增压器压比等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