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343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依托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段改扩建工程管桩处治软土实例,通过在管桩不同深度、不同径向距离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对黄河冲积平原区管桩沉桩过程中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减小规律,随水平距离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规律,其有效影响范围约为9倍桩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主要体现在桩体贯入的中前期,后期随沉桩速率减小到3 m/min时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2.
为实现铁路列控相关产品的自动化测试,针对自动化测试软件的开发,根据自动控制的分类探讨自动测试过程控制的两种实现方式,即时间轴控制的自动测试与状态机控制的自动测试,举例分析两种方式的实现方法与优缺点,对铁路列控系统的测试与研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田根哲  张弛 《铁道知识》1995,(2):4-4,21
1995年1月铁道部召开全路领导干部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改革、管理、质量和效益,部署全年工作。韩杼滨部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年铁路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新举措。 大力推进改革 今年铁路改革总的要求是: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抓好企业改制试点,推进经营机制转换,调整企业组  相似文献   
144.
基于目前城市干道平面交叉口交通流量密集的状况,分析并讨论影响平面交叉口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5.
基于目前城市干道平面交叉口交通流量密集的状况,分析并讨论影响平面交叉口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6.
彭红霞  程云妍  王怀东 《隧道建设》2014,34(12):1137-1142
为验证矿山法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下穿货运铁路隧道的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宁和城际矿山法区间下穿宁芜货运铁路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后,宁芜货运铁路隧道的最大沉降为6.7 mm,最大水平位移为1.2mm,引起的最大附加弯矩为32 k N·m,变形值满足货运铁路的运营要求,内力值也在结构的设计范围内。说明定向管棚+超前小导管的地层加固措施是可行的,矿山法隧道下穿铁路的设计是合理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寒区隧道的抗冻措施研究对隧道建设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流-导热耦合作用的非稳态传热有限差分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寒区隧道多年冻土和非冻土段外贴式及中隔式保温隔热层的保温隔热效果,并对寒区隧道纵向铺设保温隔热层后的抗冻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冻土地层外贴式保温层保温效果较佳,在多年冻土地层中隔式隔热层隔热效果较佳,两者效果相差不大;2)受周期性入口风温的影响,隧道衬砌背后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变化幅度逐年递减。在材料、施工允许的前提下,建议采用外贴式保温隔热层;设计时,保温隔热层厚度应作经济技术比选。本文研究成果可供寒区隧道设计者与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8.
高地应力深埋层状围岩隧道非对称变形受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迪  陈子全  甘林卫  代光辉 《隧道建设》2018,38(11):1813-1821
为深入研究高地应力层状围岩中隧道和支护结构的非对称变形受力特性和机制,以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层理角度和地应力方向下隧道变形、钢拱架应力以及二次衬砌弯矩和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层状围岩中隧道结构受力的最不利位置常出现在层理面法向方向; 2)隧道的非对称变形机制在于地应力对层理面产生的法向挤压作用和切向滑移作用,当层理面角度缓倾时,隧道拱顶和拱底承受较大挤出变形,当层理面角度陡倾时,地应力方向与层理面夹角越小,隧道衬砌在主应力作用位置产生的滑移变形越大。最后,根据层状围岩隧道变形和衬砌受力特征,提出合理的支护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陈宁  柳超 《隧道建设》2014,34(11):1049-1054
地铁施工引起土体疏松、松散和空洞,进而影响地铁运营和地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为探索地铁施工扰动区探测及注浆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介绍了SSP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结合SSP技术在北京地铁14号线甜水园中街区段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在地铁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探测及注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注浆区在SSP的波速图像中表现为高速异常,扰动区表现为低速异常,根据SSP波速图像中高、低波速异常的分布可判定注浆区与地铁施工扰动区的位置与形态。该技术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和分辨率高等特点,是城市地铁施工与环境影响探测与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0.
花东铁路电气化新建工程之溪口隧道(3 140 m)及光复隧道(2 360 m)是平原区浅覆盖隧道,内空净宽11.3 m,布设2股轨道及两侧维修步道。隧道施工以明挖覆盖工法为主,但在过河段穿越寿丰溪北岸(75 m)及南岸(85 m)堤防段、马太鞍溪北岸(170 m)及南岸(120 m)四处堤防段则采用隧道钻掘工法施作。钻掘隧道覆土高6~18 m,穿越砾石层,开挖断面宽度13.7 m,断面积131.3 m2。钻掘隧道开挖采新奥工法(NATM)进行,因覆土浅且地质松软,拱作用难以形成,开挖时需配合地盘改良及先撑管幂进行。施作方式依序为地表垂直钻孔进行固结灌浆、打设先撑管幂,隧道开挖时则以钢支保、喷混凝土及岩栓作为临时支撑,最后施筑钢筋混凝土内衬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