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9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针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节能需求的现状,以列车在区间运行效率最高和总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提出以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为输入变量,对能耗成本和运行时间进行优化,建立节能运行图编制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列车运行图编制中,考虑适当地增加列车运行时间和优化停站方案时,可以节省很多列车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82.
隧道进洞方法从刚开始的大开挖到如今的零开挖,在理念不断创新的同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工法与辅助施工手段进行不同组合,就能适应不同的地质地形,实现快速、安全进洞。文章在总结不同隧道进洞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忻阜高速公路凤凰岭隧道进出口的地形地质情况,提出了凤凰岭隧道进口反压挡墙斜交直接进洞方案和出口双层小导管直接进洞方案,取得了很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3.
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多项系统制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两步骤"的系统制式选择方法,并形成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制式选择的初步设想.这将对今后新建线路的系统制式应用提供值得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组合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公共建筑是城市中人流的集散点与交通枢纽,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势必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在阐述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区别对待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具有不同功能与作用的交通设施,并重点分述了不同交通设施与大型公共建筑的优化配置问题.目的是:将大型公共建筑和与之配套的交通设施组合规划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实现在保证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合理地疏导交通.  相似文献   
85.
针对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编制问题,采用基于备选集的优化方法,同时结合货物运输组织特点,规定了箱流物理径路和运输方案的唯一性.在考虑箱流守恒、箱流换乘、箱流运到期限,以及列车开行频率等约束的基础上,以运输企业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最后,构建运输网络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货物运输系统相比,新型集装箱系统充分发挥了网络运输的优势,在列车开行频率、货物送达速度和运到期限方面表现更加优异,但同时牺牲了部分列车“上座率”.  相似文献   
86.
高瀚  单仕平  杨阳  张琦 《中国铁路》2024,(3):96-104
高速铁路网的拓展和动车组运载工具数量的增加,使我国高铁客流呈现愈加复杂的变化规律。为了灵活、快速、精准地响应不同时期动态变化的客流需求,基于现阶段运力配置模式,首先揭示平峰时期以及包含季节性假期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高峰时期客流波动规律;其次剖析客运生产环节中涉及运力调整的原则、流程、资源和措施;最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客流波动规律,针对性地提出可适应平峰时期客流需求的“三批次”运力动态调整策略与高峰时期的“梯次投放”运力动态调整策略。该高铁运力动态调整策略,可满足市场化背景下客流需求的波动性与复杂性,为进一步完善复合场景下铁路运力精准配置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紧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设计评价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乘客行为特征为基础要素的动态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智能体(agent)理论的枢纽乘客行为模型与枢纽环境抽象模型;并进一步结合评价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动态评价方法,为枢纽评价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手段,对既有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方法加以补充完善.通过实例分析,对动态评价方法进行了实施验证.  相似文献   
88.
基于列车运行调整理论研究现状,在分析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列车运行自动调整模型应考虑的4个关键问题:部分非运行图相关信息、动车组接续、交叉进路抵触及股道-线别连通性.基于这些关键问题构造10个约束条件,结合智能CTC系统技术标准,以提升旅客满意度为导向,依据旅客行程信息和多目标优化的思想,建立将列车运行调整对旅...  相似文献   
89.
城市轨道交通小编组高密度运行的合理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编组高密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运营组织灵活、节约建设费用和服务水平较高等优点.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受到一些制约条件的影响,这种运行形式还没有得到普遍采用.分析了小编组高密度运行的优点,探讨了其发展及适用条件,同时总结了制约其发展的现实因素;并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其技术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结合新技术的发展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需求,考虑乘客与枢纽环境的交互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仿真技术的枢纽运营效果评价方法.应用仿真工具对枢纽内乘客的行为进行模拟,得到相关参数的取值;采用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得到评价指标的取值,用以分析和评价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的效果.采用该评价方法对北京地铁宣武门站的评价结果为:地铁2号线换乘4号线的乘客最大换乘时间较长;4号线站台楼梯口和扶梯口的乘客平均拥挤程度最高;4号线站台区域的设施能力更容易趋于饱和并呈现乘客滞留倾向;4号线换乘2号线的乘客平均换乘时间对客流规模的适应性较强,2号线换乘4号线的乘客平均候车时间对列车接续的适应性较强.实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