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67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编组站到解系统列流到达特征,按照列流到达密度界定的1 d内货物列车到达繁忙期、空闲期和普通期3种时段,给出计算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繁忙期到解系统的通过能力为驼峰高峰解体能力与到达场用于解体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的股道数之和,空闲期到解系统的通过能力为衔接到达场各方向在空闲期内图定到达的解体货物列车数之和,普通期的通过能力仍沿用现有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给出普通期到达解体货物列车待解时间、待检时间和空费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以济南西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通过能力计算为例,验证了所给出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2.
有轨电车辅助驾驶系统是有轨电车运营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系统采用嵌入式计算机、高速通信网络、视频识别技术,与车辆设备及信号系统通信网络相结合,将系统综合信息、视频数据、车辆状态数据传输到地面服务器,实现司机行车监测管理、有轨电车运行防护、车辆运行状态监测等,满足有轨电车运营部门行车规范管理、降低车辆能耗等运营要求。对有轨电车辅助驾驶系统研究背景、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功能应用等进行阐述,通过对有轨电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为轨道交通类辅助驾驶系统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3.
转向架构架作为铁路客车的重要承载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介绍了转向架构架横梁、侧梁、构架的组焊工艺,针对各工序间累计公差传递问题,提出横梁、侧梁、构架组焊工艺基准的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可有效降低由制造误差以及人为操作带来的累计公差传递,进而达到提升构架尺寸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4.
以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强夯加固工程为背景,对强夯法的主要参数设计、强夯试验和强夯加固岩溶地基效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2000 kN·m、4000 kN·m夯击能进行强夯试验,并对夯坑的每击夯沉量、总夯沉量及夯坑周围地面隆起变形量和影响范围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4000 kN·m夯击能下最佳夯击次数为11击,夯实效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2000 kN·m夯击能的夯实效率,可以有效地加固岩溶塌陷地基。强夯后动力触探击数明显增加,1~12 m变化明显,表明4000 kN·m夯击能的影响深度达到了12 m。  相似文献   
355.
狭义的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由轨道交通及公共汽车组成。技术革命改变世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社会的进步,基于这样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应当从运输技术变迁史和重要产业培育的高层次来加以认识和解决。从城市交通技术应用所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出发,诠释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在与既有由公共汽车为主的交通技术的竞争中可能会出现技术选择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现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用交通技术所带来的收入、沉淀成本、转移成本等成为决定或超越城市交通方式发展中路径依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56.
为合理确定高速动车组列车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简称站折时间),对进出站客流的集散过程和主要影响站折时间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调查统计数据和旅客进出站组织的合理作业流程以及作业时间序列图,提出高速动车组列车站折时间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站折时间主要受列车编组辆数、旅客人数、旅客在站台上的走行时间、车站客运通道和站台阶梯的通行能力等控制;当列车按8辆编组时,站折时间可取11min,占用到发线时间可取17min;当列车按双列重联16辆编组时,站折时间可取20min,占用到发线时间可取26min。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客运站工作组织及客运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7.
张超 《汽车与配件》2011,(34):41-43
1.专用汽车进口规模及构成分析 2011年上半年国内专用车的表现可圈可点,国内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专用汽车新产品层出不穷,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专用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11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累计进口专用汽车125辆,  相似文献   
358.
对通车初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事故高发的原因,提出了R-T发展曲线,计算了通车初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额外损失,最后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对通车初期高速公路安保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59.
360.
根据七座SUV车型第三排乘员体态特征,确定第三排乘员基本都是中等身材人体。依据SAE J4002标准对中等身材人体躯干长度的定义,用CATIA软件建立二维人体模型,固定脚踝角为120°,座椅靠背角为25°,地毯水平之后逐渐调整座椅高度,测量人体模型的相关角度。根据相关经验得出结论:当座椅高度≧300mm时,人体坐姿较为舒适。搭建第三排座椅可调式PFM整车验证模型,保证第三排乘员周围环境与整车状态尽量相符,并使第三排座椅高度H30在250mm-350mm之间可调,选取中等身材的男性人体(身高在170CM—175CM)共计8名来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方案:每两名评价人员一组,每组评价人员在PFM人机验证模型上乘坐2小时,每天评价四组。以评价人员的亲身体验和反馈为评价依据(如舒适或不舒适),将此记录、比对、分析。通过收集反馈的主观评价信息,确定当座椅高度≧300mm时,人机主观舒适度较好。至此,设计理论数据与主观评价数据相符,论点得到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