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6篇 |
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01篇 |
综合类 | 469篇 |
水路运输 | 762篇 |
铁路运输 | 369篇 |
综合运输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19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收费公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费公路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经过十几年的运行,矛盾也随之出现。如何理顺收费公路的管理关系,已到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2.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运河东大街处上穿北京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东夏园站盾构区间,设计采用箱涵顶进方法,箱涵顶进过程中极易造成穿越段地铁区间隧道竖向位移超标。文章详细介绍了结构配重、顶力计算、顶镐配置等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箱涵结构轴线和高程变化的控制要点。通过对顶进范围两侧土体进行高压旋喷桩加固,对箱涵底板下方土体进行深层注浆加固,减小了两侧土体因开挖位移产生的摩阻力,有效改善了地铁隧道上方地层的承载力。施工监测数据表明,顶进开挖引起的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量严格控制在地铁运营及设计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53.
针对市政给水等工程中出现的高填方区域,部分挡墙的设计高度超过12 m,甚至达到20~30 m,其自身的稳定、安全在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鉴于实际工程建设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结合山东省某山地净水厂工程实例,围绕生态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应用,以传统重力式挡墙为对照,从结构特点、稳定性、经济性、生态性及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总结了生态加筋土挡墙在高填方给水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4.
为分析超声行波驱动液滴运动的可行性,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作为液滴运动的驱动源,提出弹性体平板的液滴驱动模型。建立压电振子和弹性体平板的有限元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得到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力学模态和谐振频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压电陶瓷弯曲振动的前6阶模态中,只有第2阶模态为压电振子的横向振动模态,其它模态为一般结构力学模态,确定了选择压电陶瓷的第1阶共振频率作为压电陶瓷驱动液滴运动的激励频率。对压电陶瓷产生超声行波驱动液滴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行波能够驱动液滴运动,同时表明了以超声行波作为驱动来清除汽车前风挡雨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在车身壁板自由阻尼层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阻尼材料参数不确定性波动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车身防火墙、地板和顶棚等区域全敷阻尼材料;其次,以等效辐射声功率(ERP)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层布局进行拓扑优化并验证优化效果;最后,以阻尼层厚度为随机设计变量,损耗因子和弹性模量为随机变量,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近似模型、蒙特卡洛模拟(MCS)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对阻尼层进行6σ稳健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自由阻尼层的总质量减少了50.45%,并且车身结构噪声性能达到了6σ质量水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阻尼层稳健性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6.
57.
60.
滨水道路如何支撑区域交通联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针对此间题对滨水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滨水道路交通、景观以及防洪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滨水道路在规划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从路网分离、平面交叉、越江跨河道路衔接以及道路断面布置4方面初步研究了滨水道路的交通组织策略与方法.以赣州河套老城区为例,将得到的交通组织研究成果在滨水道路章江北大道上进行适应性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滨水道路交通组织方法.结论 认为:滨水道路在交通、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中需要做好合理的平衡,统筹考虑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滨水道路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