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大量研究表明,车速离散性与交通事故有正相关关系。文中通过对某城郊公路全程12个断面地点车速的测定,计算出各路段不同车型的平均速度,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各断面的车速标准差,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与车速离散性的关联程度,指出小型客车速度和摩托车速度是影响城郊公路车速离散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以两联三跨连续梁顶升改造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PLC电脑同步控制系统进行顶升施工。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桥梁施工顶升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在确保梁体安全的前提下,计算分析得到顶升不均匀位移差控制值。并对顶升过程中的桥梁采取变形、应力、基础沉降、裂缝等监测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监测预警值,以期为后续桥梁顶升改造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徐松  阳兰  沈蕴 《路基工程》2022,(6):119-123
采用单掺/复掺粉煤灰和玻璃纤维的方式,对掺30.0 %再生骨料的稳定碎石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优于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对劈裂强度、干缩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粉煤灰,10.0 %FA+0.2 %GF组合方案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能提升约9.0 %,劈裂强度能提升约35.0 %,干缩性能提升约17.0 %,抗冻性能提升约15.0 %。试验段工程进一步验证了粉煤灰和玻璃纤维复掺对再生稳定碎石道路基层材料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基坑开挖顺序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较为明显。结合杭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项目,基于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硬化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 3D)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不同基坑开挖工况对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坑的围护结构左右两侧变形差异显著,分析时不能简单将土层视为水平均布土层,需对变形较大的一侧土体减少基坑堆载,尽可能将荷载分布在围护结构变形较小一侧;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均随基坑开挖及车站的建造逐渐增大;地连墙变形受基坑开挖顺序的影响较为显著,从中间往两侧开挖对地连墙的变形影响最小,仅为18.35 mm,相较于原工况减少约25%,对工程产生最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徐松 《路基工程》2023,(5):101-104
为拓宽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应用范围,制备3.0%、6.0%、9.0%、12.0%、15.0%质量分数的硅藻土改性沥青,通过沥青胶结料常规性能试验确定了硅藻土的最佳掺量;以间断级配为载体,通过外掺法在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外掺剂,基于正交试验得到了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并开展路用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掺量为9.0%时,可使针入度、软化点、10℃延度等综合性能最优;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油石比6.0%,外掺剂掺量为1.0‰,成型温度为180℃,焖料的时间为30分钟,稳定性提升7.3%,黏结性能提升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