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王渺林  子嫣 《车时代》2009,(9):142-151
2009年7月9日,捷豹在英国伦敦切尔西的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捷豹XJ四门豪华轿车,众多翘首以盼的捷豹爱好者终于不必再从各种小道消息和谍照来猜测新捷豹旗舰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王渺林  子嫣 《车时代》2009,(10):128-137
位于索利赫尔的路虎是英国汽车的骄傲,享受着无数人的迷恋和膜拜。三十年前诞生的路虎发现系列进一步丰富了它的越野文化,成为全方位路虎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3.
子嫣  秦风 《车时代》2008,(4):34-41
从1991年开始,奥迪一直就只有A4和TT等寥寥数款敞篷车。不过,在积累了和奔驰、宝马分庭抗礼的实力后,奥迪似乎正在考虑兴起敝篷车型的竞争,A3敝篷将是排头兵。  相似文献   
14.
秦风  子嫣 《车时代》2008,(6):160-167
超级跑车总是喜欢与风发生联系,以风的名义展示其性格独特的地方。而来自西班牙的飕风Tramontana还有圆润温柔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路堑高边坡锚固后的稳定性评价,基于模糊性与层次性构建锚固路堑高边坡稳定性2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不同类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及隶属度函数选取原则,建立统一的隶属度确定方法,采用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确定权向量,以体现评价指标重要程度比较的不确定性。引入非线性模糊算子,以消除个别影响因素不利时对结果的突出影响,使评价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状况。以京新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为应用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子嫣 《车时代》2007,(12):26-31
在微型车领域,福特表现得一向不尽如人意,毕竟这个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巨人,即使再关注大众用车的发展,也改变不了美国人喜好大车的习惯。当然,习惯常常让位于实际,当环保节能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福特决定把它在大型车设计中的经验引入到微型车领域,最新的概念车Verve将担当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17.
影子  师嫣 《家用汽车》2006,(7):108-117
如果你五一长假像我一样作了回留守一族,那么看似悠然的表情,其实心里一定还涌动着一股暗流。工作与兴趣相遇是再令人兴奋不过的了,毫不犹豫一踩油门,就朝着传说中的超级美丽的地方一路狂奔了,去记录一条独特风景带。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和谐型机车周期性计划预防修向数字化精准维修转变、防范重大事故及故障发生,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等技术,采用视情维修的开放体系结构(OSA-CBM,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of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设计和谐型机车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fault Predic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系统,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旨在掌握机车及重要零部件性能演化规律、保证机车在途运行安全、实现精准维修、降低全寿命周期运用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在汽车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得到大大增强的今天,智能交通的价值便在汽车世界里凸现出来.减少交通拥塞,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以及降低与汽车有关的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将是当今的主题.综合了信息、电子、通信技术最新成果的智能交通系统(ITS),旨在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根本性解决办法,使汽车对整个社会来说更安全、更舒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的特点,提出内部环肋金属内衬外部缠绕复合材料的潜水器耐压壳结构形式,结合有限元方法和近似模型技术对该种结构形式的耐压壳进行研究。得到复合材料加强纤维的含量与耐压壳结构性能参数的关系以及不同铺层角对耐压壳临界失稳压力的影响,为该种形式复合材料耐压壳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