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244篇
综合类   161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110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 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指工业社会创造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世界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时代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知识经济正在也必将更为强烈地冲击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从全局来看,它对整个世界将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变革是人们所难以预料的,从局部来看,它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4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以往施行的传统型企业管理早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各行各业纷纷进行企业管理标准化,以此保证更快、更好的发展。在企业改革优化的过程中,标准化是其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同是也是企业取得最佳效益回报的基本方式。当下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计量检测标准化的支撑。在新的科技技术下,计量检定工作也发生快速的变革,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国际国内计量检定标准化。本文通过襄阳达安中心计量检定标准化的推进,计量技术的创新,对于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3.
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为混合动力的有轨电车,其能量管理策略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司机的驾驶风格。为进一步提高有轨电车的系统能量效率,提出了基于司机驾驶风格的混合动力有轨电车能量管理策略,并构建了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功率损耗模型。将司机的驾驶风格分为激进型、标准型和迟钝型三类,利用模糊逻辑算法对三类司机驾驶风格进行识别,引入基于司机驾驶风格的牵引/制动补偿因子,以对有轨电车的牵引/制动功率进行补偿,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最后对基于司机驾驶风格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仿真分析,评估其节能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的逻辑门限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司机驾驶风格的能量管理策略可使系统能量损耗降低4.81%。  相似文献   
44.
45.
高速铁路桥梁荷载组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际上流行的荷载组合规则,研究高速铁路桥梁有关荷载的组合方式以及简化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荷载组合的意见。  相似文献   
46.
用PLC和为控制单元,实现对船用辅锅炉燃烧器管理和燃烧过程负载控制,有效地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48.
利用多重网格方法对水润滑径向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特别是摩擦性能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得到了水润滑径向轴承在稳态下的压力分布、液膜厚度和摩擦因数大小及变化趋势:在相同载荷下,随着转速的升高,局部最大压力减小,液膜厚度变大,摩擦因数减小,在相同转速下,随着载荷的升高,局部最大压力变大,液膜厚度减小,摩擦因数减小。  相似文献   
49.
数值仿真与模型风洞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典型工况下两车队列中尾车发动机舱盖气动特性和两车间隔区域的流场,对比了缩比模型和实车模型对应雷诺数下车辆队列的流动形态。缩比模型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数值方法的可行。对比不同雷诺数下车辆队列气动特性发现,缩比模型与实车模型发动机舱盖表面平均静压分布基本相同,但在纵向对称面上,实车模型的前车尾迹比缩比模型更加上扬,底部区域气流速度更高。非定常条件下,实车模型前车尾涡相对尺度明显小于缩比模型,且扩散得更充分,尾迹区涡的分布状态更加混沌,发动机舱盖表面脉动能量的分布更加混乱。涡在两车间隔区域的运动并非简单的移动,而是一个由涡破裂、涡配对和涡融合构成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0.
车用发动机扭转振动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扭转振动的基本原理,对发动机两种类型的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设计计算做深入的陈述.结合两款有针对性的发动机,对所要计算的基本参数及该参数所要限定的范围作了具体说明.最后用本公司自主开发的发动机扭振分析软件对一款发动机进行模拟计算,并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证明计算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