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析通行桥梁的随机行车车辆荷载特性,研究连续梁桥在随机行车荷载下桥梁动力响应,即振动加速度时程、振动位移时程、应变时程等及其最值与振动幅值。分析动力测点的布置方法以及相应仪器设备的选用。将桥梁动力测试结果用于桥梁性能评定,根据实测动力响应的各类量值来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受力性能。在性能评定中采用假设检验理论,根据相距一段时间前后2次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用于评判桥梁结构是否发生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并以广东佛开高速九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该桥在与之十分邻近且有临时构件连接的国道325九江大桥被船撞垮塌前后的2次动力测试结果,以及动力测试结果在桥梁评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2.
大跨度铁路钢箱梁混合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钢箱梁混合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承载能力,本文以甬江特大桥钢混结合段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相似比1∶5的全截面缩尺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分别考察正常使用工况、超载工况及破坏工况下钢混结合段正应力分布情况及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该桥钢混结合段设计构造合理,传力可靠,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本文研究成果为本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设计依据,并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基于横向模态差的桥梁横联构件损伤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桥梁结构横向刚度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比较国内外规范关于横向刚度、横向水平变形限定的异同。文章提出用桥梁结构双侧响应模态差对结构的横向联系完整性进行评估,进而对桥梁结构的横向刚度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全桥的双侧模态的响应差值曲线差异,对结构可能存在的损伤进行定位识别和初步的损伤程度识别。通过对一两跨连续钢桁架桥的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该指标对于横向联系完整性的评估和结构损伤识别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4.
高墩大跨连续梁铁路桥动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动力性能,对主跨100m,墩高99m的松头江连续梁铁路桥进行了全桥动力试验,测试其自振特性以及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跨和在桥上制动时桥跨结构的动力响应,将实测结果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相符.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结构强度;列车在桥上运行时对桥跨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而列车行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高速铁路斜拉桥以小角度跨越既有交通线路、河流等时塔墩布置难题,引入拱塔结构,并基于不动点迭代方法及有限元计算对拱塔轴线线形的优化求解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确定拱塔高度和跨度并拟定初始拱塔轴线的基础上,首先对拱塔结构进行受力平衡分析,建立拱塔线形优化非线性方程组;然后应用不动点迭代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合理拱塔轴线的近似解,求解过程中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斜拉索的索力;最后以广汕铁路跨深汕高速拱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优化得到恒载、恒载 + 单线列车竖向静活载、恒载 + 双线列车竖向静活载3种工况下合理拱塔轴线的近似解. 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荷载工况下,线形优化后的拱塔弯矩最不利值相对优化前弯矩降低89.8%~94.8%;主力、主力 + 附加力荷载组合下,拱塔弯矩降低幅度介于64.6%~92.2%,拱塔应力由?172.6~?179.5 MPa降低至?74.0~?6.2 MPa,拟合轴线下拱塔正负挠度分别降低51.0%、33.8%.   相似文献   
26.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沉井基础就位后的沉降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数值仿真研究沉井基础长期水平位移和沉降对大桥的影响.结果表明:沉井在下沉就位后沉降呈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的规律.基于Winkler模型计算的沉井水平位移在1.485~2.971 cm,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沉井沉降为2.643 ...  相似文献   
27.
传统铁路钢桁梁纵横梁桥面系的横梁面外受力显著,而改进的密肋横梁桥面系又会导致主桁下弦杆节间受力。针对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桥面系的受力与传力问题,以贵广铁路思贤窖特大桥为背景,研究带水平K撑新型桥面结构的受力特性。首先建立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各种工况下桥面结构受力特性、变形特征,并与密肋横梁桥面系方案对比分析;然后,在其基础上研究带水平K撑桥面结构的传力机理;最后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带水平K撑桥面结构的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K撑构件主要传递纵向力而极少传递竖向力及弯矩,能够降低节点横梁的面外弯矩并避免下弦杆节间弯矩;试验实测K撑构件应力较小,以受轴向应力为主,但因两端偏心连接而存在一定的弯矩应力。  相似文献   
28.
吊杆拱桥因其优美线形及良好的地形适应性而广泛修建,但由于其吊杆的易腐等蚀病害使得吊杆成为该类桥梁的显著薄弱环节,并已有数座桥梁因此而垮塌。在此以德阳市旌湖大桥为例,详细介绍其主桥吊杆检测与吊杆力测试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该桥吊杆下锚杯均有积水,下锚头钢丝锈蚀。数根吊杆保护层有破损,且吊杆大多有保护层鼓包等病害。打开部分吊杆表明吊杆发生严重锈蚀,单根钢丝锈坑最大达2.2mm。恒载吊杆力测试表明吊索力与理论值及以前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检测综合评定建议换吊杆。最终该桥进行了吊杆更换。  相似文献   
29.
双柱式高墩桥梁地震响应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常用的双柱式高墩桥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支座与上下部结构耦联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大量分析计算,分则详细讨论了墩高变化、桩土作用、单联与多联模型、单联不同跨数、单联与单墩模型以及地形条件等参数对地震响应结果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结果表明:桩底简化固结模型可以适用于常规设计;单联模型可用于纵向地震反应分...  相似文献   
30.
在列车制动力等纵向力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变形均会导致钢桁梁桥面系存在复杂的纵向受力和传力,针对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带水平K撑内密肋桥面系,基于解析公式推导、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其受力特性和桥面构件的纵向传力比。在此基础上,基于应力等效准则制作1∶4的试验模型,进行最不利工况下加载试验,研究该桥面系的实际受力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纵向传力解析式显示,K撑与横梁的纵向传力比仅与结构参数相关,为0.69~2.76的定值,能传递40.83%~73.40%的总纵向力,K撑面积、横梁外伸长度是影响纵向传力比的主要参数;由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内力结果计算的纵向传力占比介于61.09%~72.53%之间,由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应力结果计算的纵向传力占比介于57.45%~86.60%之间,试验模型实测应力计算的纵向传力占比介于58.16%~87.95%之间,不同方法计算的纵向传力占比存在一定误差,其原因主要源于理论简化、计算模拟及测试误差,但均能反映纵向传力比的基本范围。可见,K撑构件能够有效传递纵向力,降低横梁面外弯矩,改善桥面系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