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11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在编制企业级BIM标准体系文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论述项目管理框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BIM标准体系编制的科学管理方法.文章参考项目管理框架五大过程组管理理念,将BIM标准体系编制工作拆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五大过程,研究每个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范围和管理方式,继而得出每个过程中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2.
车用四冲程发动机的活塞环一般由二道气环和一道油环组成,活塞环的材料也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格局,为铸铁和钢质。铸铁活塞环多用在柴油机上,以及汽油机的第二道环上。在铸铁环的加工中,内外圆仿形加工与铸造是特别关键的。  相似文献   
73.
巴西圣保罗项目由于业主地面设备制式及司机控车方式习惯,导致其与国内传统的车载设备控速逻辑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此情况,研究基于国外城轨业主应用需求及地面设备制式的FZL300车载设备控速防护逻辑,实现列车自动防护、高低速区间控速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74.
针对船舶产品零部件众多、虚拟装配时约束方式多样,导致手动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应用坐标系重合原理进行零件虚拟装配,实现产品的批量自动装配。以Pro/E为开发平台,利用VC++和Pro/Toolkit工具,开发了船舶产品自动装配系统。以某型游艇为例,利用该系统实现模型的自动装配。结果表明,该船舶自动装配系统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可大幅提高产品装配效率,为船舶产品的快速设计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5.
车辆跟驰模型是被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领域广泛认可的微观交通流模型,是交通流理论 的基础。近年来,信息感知与获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 的快速发展。数据驱动跟驰模型,是以真实的车辆行驶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等 理论和方法,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学习、迭代、进化,挖掘车辆跟驰行为的内在规律。本文系统 回顾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由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带动的两次研究 热潮,归纳了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理论的跟驰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跟驰模型、模型与数据混合驱 动的跟驰模型3类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分析数据源发现,尽管各 种高精度轨迹数据不断涌现,目前研究仍多使用美国于2006年发布的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 (NGSIM)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模型的可移植性和泛化能力值得思考与研究。提出关于模型输 入、输出的3个问题:如何考虑更多驾驶行为变量,是否有必要考虑更多行为变量,现有输入、输出 是否可替换。在模型测试与验证方面,发现并讨论了目前测试不充分、对比不完整、缺少统一测 试集与测试标准等问题。最后,探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原创性与成功的关键因素等问题。期 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数据驱动跟驰模型的过去与现状,促进相关研究的快 速发展。  相似文献   
76.
77.
型钢混凝土梁受弯刚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型钢混凝土共同变形假定,推导出型钢混凝土梁刚度与钢筋混凝土及型钢刚度的迭加关系.利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刚度计算的有关公式,在对中和轴位置和考虑型钢受拉翼缘影响的裂缝间钢筋应力不均匀系数等进行近似处理后,给出了型钢混凝土梁刚度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公式.给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8.
以在建的蒙华铁路典型隧道结构型式为基础,针对新黄土区重载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疲劳寿命以及合理强化措施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重和运量的增加,既有铁路隧道无法满足30 t轴重列车长期安全运营的要求,应采取强化措施。而单一的系统锚杆注浆加固强化能力有限,须采用系统锚杆与隧底地基加固(加固深度4 m及其以上)的联合强化措施方能满足其疲劳寿命要求。通过研究,指出30 t轴重列车荷载作用下隧底结构疲劳易损位置,即二次衬砌仰拱中心、初期支护仰拱与边墙连接处,并得到满足100 a设计使用年限,新黄土区隧道二次衬砌、初期支护混凝土结构在轴重30 t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上限强度,分别为1.30和1.62 MPa,可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9.
以武广客运专线为背景,利用数据库技术与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了高速铁路隧道线下工程变形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测点信息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数据处理、变形预测五个功能模块,集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处理两大功能于一体,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以细冲子隧道为工程实例,对该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很好地管理监测数据,对沉降变形能进行准确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其中,强化交通职工培训,加强培训教材建设,使培训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是今后交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