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研究铁路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通过构建铁路运输与城镇化质量多层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铁路运输与城镇化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了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最后以陕甘宁三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陕西省的铁路运输与城镇化质量发展处于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而甘肃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宁夏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同时GM(1,1)可以较好地预测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为区域铁路运输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准确有效地评价危化品铁路运输安全,通过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构建危化品铁路运输安全评价体系,整理出作业过程中易导致事故的指标因素。引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占比,利用云模型评价危化品运输作业安全。以某车站发生的一起硫磺集装箱起火事故为例,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量化指标,计算分析各项指标对运输作业流程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危化品铁路运输安全的权重占比较大的因素有托运人的安全意识、货运检查员的执行情况及危化品的物理情况等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验证了提出的定量方法能较全面地剖析事故因素。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单向阻塞条件下的行车交路方案、交路特点、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结合天津轨道交通2号线的运营实例,对"单侧小交路+单线双方向"、"双侧小交路+单线双方向"2种行车调整方案的组织流程进行分析,探究了2种方案下单线双方向的列车发车间隔,以及行车值班员的工作量.基于上述2种方案提出了列车混跑的优化思路,以期... 相似文献
25.
交通在新型城镇化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分析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十分重要.以西部地区为例,构建交通系统和城市系统两个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两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在2008—2017年不断上升,但上升速度减缓,未来城市系统的发展将超越交通系统,交通建设会成为未来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两系统发展不均衡,呈现出南强北弱、东快西慢的发展特点,西部地区整体发展勉强协调,但西北多数地区仍处于发展不协调状态,缩小地区内部区域间发展差距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6.
多交路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特点,本文构建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考虑小交路区段乘客乘车选择偏好对列车客流分担比例的影响,以乘客等待时间、车辆走行公里和列车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以小交路折返站、发车频率及大小交路的发车比例为决策变量;下层模型以大小交路列车间满载率的均衡程度最大为目标,以列车编组辆数和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大交路大编组,小交路小编组"可以提高大小交路列车间满载率的均衡性;考虑满载率均衡性时,早晚高峰大小交路列车间平均满载率差值分别减小21.5%和17.9%;调整列车发车间隔和缩短小交路列车编组2种方法均可以提高满载率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27.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从宏观层面研究了兰州—中川城际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的影响。在分析社会经济、就业人口、交通等相关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际铁路
投资对兰州经济发展趋势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收集数据,确定了模型的各子系统参数;
并利用SPSS 软件对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作了线性分析;对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
预测,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情景调整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兰州—中川城际铁路投
资是短期非可持续的项目,因此增加铁路投资比例,虽然对区域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
是其作用是有限的、不显著的。在以后的投资建设过程中,应该选取长期可持续的运输项目,这
样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为促进西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基于西北五省(区)面板数据构建交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模型指标体系,并在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交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交通-环境-经济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耦合协调发展与交通子系统发展趋势高度一致,二者发展水平较低但均呈差异化提升趋势。交通子系统的发展更加侧重于依赖交通自身发展趋势和基本情况,在经济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加快交通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从消极影响到积极影响的转变是提升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