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工程局物料采购现状分析,围绕工程局施工企业的物资部门怎样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寻求适合企业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更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2.
33.
为了更加有效地分析车辆与路面突起的接触过程,将轮胎简化为刚性圆环,对现有有效路形的定义进行了改进,将有效路形从原有的轮心轨迹转换为轮胎最低点的轨迹,推导了有效路形的一般求解方程,建立了以有效路形作为路面激励输入的2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并进行了车辆平顺性仿真及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以有效路形作为路面输入的仿真结果与实车道路试验结果有着良好的一致性,以有效路形为路面输入时,车轴加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5.17%,车身加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71%;以实际路形为路面输入时,车轴加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2.93%,车身加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8.48%。  相似文献   
34.
试验车速是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试验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汽车通过脉冲输入凸块时前后轮的振动响应互不影响的原理,利用速度的原始数学定义公式,提出的一种廉价而简单有效的试验车速计算模型,经误差分析,可得出其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实车试验证明,该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温室气体包括CO2、N2O及CH4。由于N2O和CH4的排放特性受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着眼于道路坡度及冷机时间(从发动机停机到再次起动的时间)对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寻找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试验方法。由试验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冷机之后发动机重新起动时,道路坡度的影响较小,且N2O排放呈增加趋势。并且,由于汽油车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停车的情况,因此认为,在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短时间冷机条件下的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6.
在底盘测功器上,对3辆采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车辆进行测试,3辆试验车均符合日本新长期排放法规的限值要求。随着催化剂性能的老化,这些试验车辆会排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SCR催化剂性能老化的原因之一是碳氢化合物中毒,而这可以在运行30min后,或是在更高负荷的运行工况下得以恢复。通过抑制SCR系统前段氧化催化转化器的性能老化以促进NO2形成,可以改善车辆在行驶10万km或更长里程后的NOx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37.
汽车轮胎理论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汽车轮胎理论模型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Fiala、改进Fiala、Sakai、G.Gim等4种轮胎理论模型进行了介绍,并结合道路试验的实验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8.
进入 90年代以来 ,以美国微软 ( Microsoft)、英特尔 ( Intel)等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崛起以及信息产业对美国总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巨大贡献令高新技术企业倍受全球瞩目。按照通常的理解 ,高新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 ,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在我国 ,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 ,也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依托 ,以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为龙头 ,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 ,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基地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一批富有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39.
要说我国台湾摩托车的“旧石器“时代,那还得从日本占领台湾时期说起,那时候的车,是在自行车三角架上装上马达,捆只油瓶子,“突突突“,一路噪音一路烟。其实台湾摩托车的真正萌芽要从抗战胜利后算起,当时的台湾,经济相当的萧条,失业、饥饿、困顿深深缠绕着台湾民众,人们不得不为温饱四处奔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叫黄继俊的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迈出了这全新的一步,不经意间打响了台湾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