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G524通常汽渡至常熟三环段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相关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创建,重点以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着重加强生态环保、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和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推进公路建设资源的节约利用提供必要的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42.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添加剂掺量对SBS改性胶结料性能指标影响规律,进一步验证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加入沥青胶结料后对相关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掺量增加,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性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抗变形能力优于原样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43.
基于配气正时的柴油机高排气背压性能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柴油机在高排气背压下泵气功损失增加、残余废气系数升高、燃油经济性下降等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配气正时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对LD1110单缸柴油机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对上述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排气背压为0.3 M Pa、进气提前角保持不变、喷油量为45 mg时,柴油机在转速2200 r/min下通过优化排气晚关角可以使平均有效压力提高28.33%,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22.08%;排气背压由0.1 M Pa增大到0.3 M Pa时,通过配气正时优化,柴油机在转速2000 r/min下平均有效压力的损失可减小12.8%,有效燃油消耗率的增加可降低27.1%。  相似文献   
44.
文章结合改性沥青GAC罩面就地热再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总结了其和常规就地热再生的区别,并以改性沥青GAC混合料和碎石封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就地热再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文章建议为了保证碾压效果,必须控制再生机组的行进速度。  相似文献   
45.
大功率机车轮轨接触应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轨关系是大功率机车车轮国产化的重要研究内容。轮轨接触应力分析是轮轨接触问题的基础。大功率机车轮对在运行过程中相对钢轨断面产生不同横移,直接影响轮轨接触应力。应用轮轨非线性接触理论及并行计算技术,构建大功率机车轮轨接触应力分析的大规模有限元模型,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的网络集群并行计算环境下完成有限元计算,研究了轮对横移量对大功率机车轮轨接触应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轮对不同横移时,车轮踏面内均出现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从车轮踏面内约6 mm处延伸至接触表面。轮轨接触斑的横向长度与接触面积随轮对横移量的变化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横移量的改变,多数情况下的轮轨接触斑形态与Hertz理论的椭圆假设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6.
从稀土冷补材料的原理及配置技术、稀土冷补材料的性能特点、冷补材料的生产与应用、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比较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稀土改性沥青路面低温养护新材料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稀土改性沥青路面低温养护新材料具有初始强度高、抗水性强、和易性与压实性好、贮存稳定、成型后路用性能优良等优点,应用于沥青路面的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以广州地铁1号线车轮和钢轨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牵引力和不同横移量的轮轨滚动接触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牵引力改变轮轨接触Mises应力的分布;随着牵引力的增大,接触斑纵向摩擦力分量明显增大,接触斑后部最先出现蠕滑区,牵引力越大接触斑黏着区越小,蠕滑区越大;在横移为-5~5 mm范围内,接触斑分布在车轮踏面倾斜角为1∶46的斜面上,从这个角度看,该踏面与CHN60钢轨匹配并没有完全发挥磨耗型踏面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沥青发泡性能机理分析及评价指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发泡过程的微观分析,深入研究了沥青发泡各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发泡温度和用水量)的作用机理,提出微观沥青泡沫的膨胀曲线与宏观沥青泡沫的衰落曲线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沥青发泡特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现行评价体系的缺陷,并综合考虑试验方法的准确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施工应用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优化后...  相似文献   
49.
随着公路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筑路材料逐渐紧缺,市场对新型化学材料的需求增加。 土壤固化剂是路面基层固化的新型化学材料,与石灰或水泥等无机结合料共同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组成和工程性质,提高土质强度、改善土质压实性。 通过研究固化剂成分,制备一种新型固化剂,并对其固化后的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水稳定性能试验分析。 结果表明,固化剂对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水稳定性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当固化剂掺量0.03%、水泥掺量5%、石灰掺量3%时,养护龄期为28d的固化土,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水稳定系数分别为6.954MPa、0.8178MPa和106.1%。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增强剂对半刚性基层二次再生材料强度的影响,选择包括增强剂A(水泥无机分散剂)、增强剂B(高分子分散剂)、增强剂C(有机固化剂)和增强剂D(聚羧酸减水剂)在内的4种增强剂,以7d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使用二次铣刨料的混合料进行研究,分析4种增强剂的作用,选取满足要求的增强剂。结果表明:不同增强剂的掺入对二次铣刨料的混合料强度影响不同,当水泥用量为3%时,增强剂A能使混合料强度提高约12.5%,增强剂B能使混合料强度提高约34.9%,增强剂C能使混合料强度提高约10.5%,而掺入增强剂D的混合料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