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72.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桥耕作振动问题是铁路公路桥梁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目前所采用的数值算法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为了减少计算机时,本文在对高速铁路曲线梁车-桥耦合振动研究中,建立了一种基于激励非线性振动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完成了计算程序BSNDS的编制,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并将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较大地节省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73.
BP神经网络技术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传统方法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以BP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解决多影响因子复杂非线性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施工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利用SAP93型大型有限元通用程序建立了芜湖长江大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反应谱分析,确认在发生七度地震时,芜湖长江大桥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通过对芜湖长江大桥的抗震分析,对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及抗震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5.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健康监测系统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桥为钢塔双索面斜拉桥。介绍以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为基础,基于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的全桥传感器测点优化布置理论,最终形成的该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相似文献   
76.
付春雨  李乔 《铁道学报》2007,29(6):80-83
针对在计算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温度自应力时,按现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有较大差别的问题,根据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结构内力特点,并运用三维平面假设,改变温度荷载的加载方式和多余约束力的状态,推导出考虑空间整体效应的温度自应力计算方法。对箱梁的实例分析表明:在计算桥梁结构的温度自约束应力时,应考虑纵横向温度应力-应变之间的互相影响,采用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温度荷载加载方式,这样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77.
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旅客多方面更高的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是摆在客运窗口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从当前基层客运服务工作现状来看,旅客的满意度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8.
大跨度斜拉桥钢锚箱锚固区试验与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臻  李乔 《铁道学报》2007,29(5):89-92
以某大跨度斜拉桥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比选确定正确的计算单元组合和合理的计算梁段长度,此外全面分析构造细节如风嘴等对锚固区应力分布的影响程度,从而建立索梁锚固区局部结构的空间非线性仿真计算模型。选择该桥最不利的索梁锚固段进行静载模型试验,其中钢锚箱结构采用足尺试件模型,在保证模拟边界条件的真实、有效性的基础上对主梁结构都进行了适当的简化。通过数值分析和静载试验研究的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是合理的,并具有较好精度;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和足尺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索梁锚固区应力分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传统方法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以BP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解决多影响因子复杂非线性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施工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揭示腔内原子偶极压缩性质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采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与单模相干光场相互作用的Λ-型三能级原子的原子偶极压缩参量与相互作用时间的关系,讨论了初始相干光场强度、初始原子相干性、初始原子下能级布居以及两下能级劈裂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偶极压缩量随初始光场强度增大而增加,但压缩时间缩短.若原子两下能态简并,则该两能态初相及布居相同时压缩最深.交换两下能级布居对偶极压缩时间演化无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级劈裂有利于原子偶级压缩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