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6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长大坡道桥上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温度荷载、列车荷载作用下长大坡道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为大坡道上无砟轨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根据"线-桥-墩"纵向相互作用机理,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钢轨-轨道板-桥梁-墩台"纵向一体化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通用程序.利用所编制的程序,计算了客运专线上常见的5×32 m简支梁和...  相似文献   
12.
合成轨枕式无砟轨道结构垂向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轨枕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半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焊接不平顺激励下,扣件刚度、枕下支承刚度等对结构垂向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扣件刚度、阻尼及树脂砂浆弹性模量对行车安全性及平稳性影响不大。扣件刚度增加,对轨道系统的动力特性有一定影响,其中钢轨位移减少最为显著;扣件阻尼增加后,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明显减小;树脂砂浆弹性模量增加,轨枕垂向振动加速度减小显著,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和“轨道交通”已成为当前大城市发展的两大主题,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布局结构、城市功能分布、城市开发空间的变化,完善轨道交通的网络层次、站点集聚、区域差别化、出行一体化,促进市域城乡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桥上不同连接形式的无砟道岔群受力与变形对整个结构的影响,建立了岔—桥—墩一体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2组18号可动心轨无砟道岔用不同的连接形式布置在连续梁桥上为例,分析了异向对接、同向对接、异向顺接、同向顺接、单渡等5种不同的道岔连接形式对连续梁桥上无砟道岔群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直尖轨尖端和心轨尖端相对于岔枕位移相差不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对接方式中,限位器受力比较不利;顺接方式的间隔铁受力比对接方式的间隔铁受力略大。单渡形式的道岔传力部件受力最小,可适当减少传力部件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涵洞地段道砟垫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车辆-轨道-涵洞垂向耦合振动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分析道砟垫对轨道和涵洞动力响应时频特性的影响,并对道砟垫的合理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道砟垫不会加剧轮轨动力作用和影响行车安全,而且可显著减小涵洞的动力响应;道砟垫对钢轨振动的影响不大,对轨枕振动有一定减振作用,但对道砟振动有不利影响;道砟垫的合理面刚度为50~100 MPa/m.  相似文献   
17.
A vehicle-track-bridge coupling dynamics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Using this model,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elastic sleeper ballasted track and a common sleeper ballasted track on bridge under the sam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ying elastic sleepers on the bridge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ack stiffness caused by a thin ballast thickness,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This is beneficial to train operation safety and riding comfort.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路客车舒适度评价主要依据地板振动响应计算的平稳性指标,是车辆运行品质的客观评判,忽略了人体的振动响应,对乘客振动的主观感受考虑较少。为了精确分析铁路客车乘客的坐姿振动状态,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柔性车体和乘客的7自由度人体力学模型,搭建贴合实际的线路-车辆-乘客振动模拟环境。以德国低干谱激励为例,仿真获取地板及人体不同部位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计算不同车速下的平稳性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乘客的烦恼率,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乘客的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存在平稳性指标合格,但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不舒适范围内,且烦恼率大于20%的情况;在140 km/h以下时,平稳性指标为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没有不舒适,烦恼率表明有极少乘客不能接受(<1%);速度在150~180 km/h范围内,平稳性指标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稍微不舒适,烦恼率反映有较少乘客不能接受(<7%);200~220 km/h的平稳性指标良好,但加权加速度评价是有些不舒适,烦恼率呈现出一部分人不能接受(<15%);280 km/h时,平稳性指标基本合格,但加权加速度评价为不舒适,约30%的人无法忍受;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