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40篇
综合类   203篇
水路运输   241篇
铁路运输   160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力学构件不仅需要结构宏观构型的拓扑优化,而且需要兼顾自修复剂载体微胶囊的尺寸和分布对自修复材料力学性能和修复效果的影响,因此对结构宏观构型与内置微胶囊进行协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可移动变形组件法,以结构柔度为目标函数,材料面积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内置微胶囊组件的二维数学模型,基于移动渐近线法(MMA),给出了协同优化自修复材料的设计方法,并与经典自修复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协同优化的优越性。研究表明:两类自修复材料的构型具有相似性;两类自修复材料的结构柔度均随微胶囊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力学性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与经典自修复材料相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协同优化自修复材料呈现出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当体积分数接近14%时,其柔度值仅为经典自修复材料的66.1%。  相似文献   
872.
针对列车网络控制管理系统中央控制单元软件传统研发过程中存在开发效率低、定位错误难、手工操作繁多易出错等诸多弊端,将国际上最流行的开源持续集成服务器Jenkins和集中式代码版本管理系统Subversion(SVN)结合,设计了用于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产品的持续集成及交付平台系统。根据持续集成平台整体方案设计,搭建系统开发和测试环境,通过编写软件程序,实现了软件代码提交后系统自动化构建、自动化编译、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并通过网页和邮件的形式将结果反馈给开发人员。该持续集成平台已在多个实际项目研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平台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将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环节形成闭环,实现了测试左移,提高了产品软件质量和研发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使研发人员专注于更为重要的业务逻辑实现和业务功能测试用例设计上,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可以更快地定位错误和交付成果,为轨道交通产品软件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73.
李德兵  张洋 《水运工程》2023,(10):110-114
在船闸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使用高大模板,为保证模板的稳固,增加其安全性,现场施工中往往采用斜拉杆对模板加固,并使用发泡剂或者缠绕胶带等进行止浆,然而这种传统的方法往往存在工序复杂、止浆效果不佳、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差等缺点。为解决该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大体积混凝土高大模板施工的弹性材质止浆垫块,并辅以端头带螺纹的拉杆装置,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浆液渗漏,还可为拉杆预留保护层以防止锈蚀。该止浆垫块在现场施工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提升施工质量及效率的同时,较大程度改善了混凝土表面外观,可为类似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止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4.
地下连续墙是大跨度悬索桥锚碇常用的基础型式,为了保障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创新性地提出了刚性接头型式。为了对比不同刚性接头构造形式的受力性能,开展了5组接头型式的局部拉伸试验,分析了不同刚性接头形式的破坏模型、承载力、延性以及裂缝宽度。试验结果表明:多道钢筋搭接刚性接头的效果最好,表现出了较好的受力性能与延性,且该构造在实际施工中可行性较高,可以更好地满足刚性接头设计需求,该接头型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