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9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在分析条码字符常规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因扫描倾斜角和扫描速度改度引起的首读率不高问题,提出了模糊识别方法。理论分析和抽样结果都表明,在硬件设备和印刷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该方法的识别首读率明显高于常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2.
依托郑阜客专线下工艺性试验,得到不同拌合物性能、灌注时间、排浆时间的充填层强度分布特征,提出基于强度标准差的充填层匀质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充填层匀质性随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增大而减小且当扩展度小于620mm,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匀质性降低。随着出浆口排浆时间增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匀质性越好,当排浆时间大于30 s时,充填层匀质性变化不大;随着灌注时间增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匀质性略有提升且灌注时间超过8 min后,灌注时间对充填层匀质性的提升较小;得到现场最佳混凝土拌合物状态及灌注工艺为:拌和物扩展度范围620~670 mm,出浆口排浆时间为30 s,灌注时间6~8 min。研究结果为充填层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结合DCCX-3型道岔电热除雪设备在朔黄铁路黄万线神港站的应用经验,介绍了设备的组成、操作流程,以及系统维修和日常维修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牵引变电所一起故障分析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差动保护装置误动原因,阐述了保护测控装置二次额定电流选择1A的影响,制定处理措施,并对设计、施工等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5.
对石太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AT所差动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AT所上下行联络开关闭环和开环时的正常负荷电流、励磁涌流、短路电流分配情况及影响强度进行了比较详细说明。对AT所差动电流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差动电流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原因。利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的方法,介绍了AT所差动电流保护应该采取的整定原则、整定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对新的整定值进行了可靠性论证。从而提出了完善AT所差动电流保护装置接线和增加相关继电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6.
将Reiter的缺省规则推广到模糊子集上,研究了基于模糊缺省规则的近似推理 自组织近似推理,从而,为自组织模糊缺省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小净距段工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两隧道周边围岩各关键点的变形和应力场特征,揭示了这类隧道的施工效应规律,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客运专线小净距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性沥青路面沥青用量和孔隙率的确定方法与普通沥青路面相差较多,应增加评价方法与指标。利用结合料流淌试验和Cantabro磨耗试验来确定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试验研究表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在雨量充沛的地方能够较好地排除路面积水,减轻行车水雾,增大路面摩阻力,保证行车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脉冲TIG焊动态过程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在线学习具有多变量耦合,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的复杂的焊接动态过程的控制规则,实现PID参数的自动整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具有模糊控制的简单,有效的非线性控制作用。还具备了神经网络的学习与适应能力,以及PID控制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