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模型病态问题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决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模型病态性的问题,采用汽车碰撞模拟法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模型病态性的影响;以矩阵扰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模型病态性的本质;提出了通过处理原始方程组解决模型病态性的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结合李渡长江大桥的结构及工程特点,系统介绍本工程173m高主塔、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及斜拉索安装等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3.
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再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透视学与射影交换原理建立了照片与故障现场平面(路面)之间相互转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误差原因并提出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阐明照相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再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李江 《北方交通》2002,25(4):69-70
笔者论述了公路工程机械的经济寿命和影响公路工程机械经济寿命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公路工程机械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5.
李江 《中国水运》2007,7(11):30-31
渡运在水运交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一些连接国道、省道的公路渡口的渡运外,在水运经济中,渡运并不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渡运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方便出行、安全出行的切身利益,每年通过渡运出行达十几亿人次。在岛屿以及一些偏远库区、公路交通不发达地区,渡运甚至是群众出行的唯一途径,有的地方即使有公路,但渡运仍是最便捷或最经济的出行方式。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渡运安全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46.
湘江集装箱运输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初创期的彷徨、扩张期的犹豫,目前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对湘江集装箱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
构建一个出租车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动态预估枢纽内旅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量,并能从理论角度确定蓄车池的车辆保有量。通过公交信息平台提前发布出租车调用信息,实现出租车合理调配,提高枢纽服务水平。在相关模型的支撑下提出系统框架,利用在上海市虹桥区的调查数据对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靳战峰  李江  孙立军 《公路工程》2009,34(1):38-41,45
首先是基于理论的假设和猜测,对于固定的路段的"自由流车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验证;然后依靠这一具有稳定性的交通参数,采用阈值限定和聚类的方法对疑似问题检测线圈进行了排查,并结合常理初步制定了判断规则;再通过多次实验对判定规则进行了检验和调整;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可靠的判定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海量交通数据积存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可能有问题的检测设备进行甄别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9.
从“安全、舒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公路技术指标的选用和路面类型的选择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内蒙古S203线阿尔山至乌兰浩特旅游公路改建工程,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为山区旅游公路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50.
李江  王镜瑞  吴昊 《船舶工程》2017,39(S1):282-285
文章结合长期在科研院所从事军工管理的工作实践,重点论述科研院所军工管理主要关注领域及其采取措施:从满足国防需求出发进行经营活动以确保更好为国防服务,建立军工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形成军工工作体系,需筛选具有使命意识、综合能力高的管理人才并进行培训,建立项目分级分类进行多项目统筹协调优化进而提高管理效能,通过选择高质量供方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及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利用故障处理信息等提高军工质量,从增强认知、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等角度阐述怎样实施知识管理进而实现更好服务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