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监控量测在隧道衬砌结构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在修建的映日公路改建工程耿达隧道为背景,利用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所得的围岩及支护问压力量测数据,结合有限单元法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隧道安全性作出评价,使之有助于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2.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冻胀力,以2022年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实测、室内试验和COMSOL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考虑随机裂隙条件下,孔隙率、渗透率、随机裂隙孔径和模型下边界水头对冻胀力量值和分布规律的影响. 研究结论:(1)衬砌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随孔隙率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33.
以深圳地铁12号线和平站下穿穗莞深城际铁路特大桥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地铁基坑下穿段实施的桥墩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针对桥墩水平位移,若仅采用隔离桩和采用土体加固两个措施,对两侧桥墩产生的影响差别较小;设置隔离桩可有效控制桥墩的竖向位移;在地下连续墙能保证基坑稳定的前提下,改变其墙厚和嵌固深度,对桥墩位移的变化影响较小;分区开挖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及临近桥梁区域土体的变形。  相似文献   
34.
通过在水泥基体中加入纤维素纤维(CTF)、聚乙烯醇纤维(PF)、复合微筋纤维(VS)3种性能各异的纤维,分析了其单掺与混掺时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单掺时PF在3种纤维中对早期抗裂性能贡献最大,但混掺时CTF,VS可与PF形成互补,产生正混杂效应,其中CTF与PF共同遏制早期微裂纹的扩展,VS在微裂纹扩展为裂缝时发挥"桥接"作用,从而增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发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纤维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本文简要阐述在高校微机应用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知识更新和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问题,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经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介绍利用工地现有的60 t桁架式门吊,经过检算和加固,成功地将100 t重的横梁吊装、就位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在UUV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燃料电池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循环寿命与其工作状态直接相关,因此协调2个能量单元之间的功率分配就成了混合动力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为了利用能量分配使整个系统工况达到最优,一系列最优化控制理论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将系统的等效氢气消耗总量降到最低,本文重点介绍一种针对UUV混合动力系统的基于极小值原理的能量管理策略。相比之前的控制策略,本文方法能够将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局部优化问题,且无需全航程的功率信息作为先验知识。最后利用某小型UUV的典型功率负载曲线开展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从3种不同的初始值开始计算过程最终都能收敛至最优解的某个邻域内,说明提出的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在UUV的能量管理系统中实现很好的在线功率分配,达到等效氢耗量最小的优化目标。本文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占用内存少的优势,为实现工程应用中的在线调节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38.
研究目的:富水条件下砂岩地层隧道开挖极易产生大变形。本文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第四系富水红砂岩地层围岩大变形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围岩变形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围岩大变形的整治措施。研究结论:(1)对地层围岩认识有限、支护与降水措施不到位,导致围岩背后脱空溜砂,是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2)工法变更辅以加密降水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拱顶沉降、水平收敛降低60%~65%,掌子面挤出降低50%;(3)现场试验监测结果显示,大变形整治措施、工法变更辅以加密降水行之有效,围岩变形量皆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后续施工段拱顶沉降监测值与数值模拟值相差18%,拟合较好,数值模拟有一定可靠度;(4)本文提出的围岩大变形相关整治措施,可为类似地层隧道围岩大变形整治、控制围岩变形及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在穿越土石分界处时出现了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和进度。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从围岩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土石分界处地层大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变形是由不良地质和施工共同作用所致。针对大变形提出了反压回填、加密降水、注浆加固、换拱以及设置横撑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0.
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隧道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公路隧道首次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段公路隧道震害的详细调查,了解了现阶段我国公路隧道的抗震性能及在强震下的震害型式,初步分析了地质条件、施工质量、支护措施、地震作用方向等因素与隧道震害的关系,提出了公路隧道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设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