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弯沉综合修正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分析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静态参数与动态指标配套使用,及由于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引起的不合理现象,引入材料的动态参数计算沥青路面路表弯沉,并与路表实测弯沉进行比较,使沥青路面设计中设计参数与控制指标状态一致,并去除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及其不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论述了沥青混合料疲劳研究的室内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拉疲劳试验与劈裂疲劳试验做了对比,说明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室内疲劳试验采用劈裂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并提出几种高等级道路常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方程及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防止反射裂缝的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包含刚柔两种结构形式),再采用土工布和土工网格夹层,以防止和延缓反射裂缝。介绍了几种防止反射裂缝的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测定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是路面结构计算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由于其测试困难,国内外也一直没有提出相关的测试方法,只给出了一定范围内的推荐值.文中参照ASTM规范中水泥砼泊松比的测定,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泊松比测试方法:在回弹模量测试过程中,通过测试试件中部横向变形,在比较加载和回弹过程中泊松比变化规律之后,确定取0.5P下加载过程中μ值作为沥青混合料泊松比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成型直径为100mm的圆柱体试件,采用驻波管法测定其吸声系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上、下层厚度和上、下层空隙率以及级配对双层降噪沥青混凝土路面降噪性能的影响,并对各种多空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性能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16.
对《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最佳含水率OWC的确定方法以及试件成型的养生温度等进行改进,以完善和简化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改进后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最佳流体含量OFC作为乳化冷再生混合料外加水的控制指标优于规范要求的最佳含水量OWC指标;提高试验养生温度至110℃,可以获得与规范60℃养生温度相似的结果,并能够缩短试验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能满足或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重载长效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强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国外长效沥青路面的路基强度要求,结合我国常规路面结构和路基组成,提出了新一代重载交通长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路基的强度指标和标准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鉴于国内外对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OGFC)施工工艺的差异,从室内成型试件所需的击实功着手,采用马歇尔击实和旋转成型方法,对最大粒径13 mm的OGFC材料设计时的马歇尔击实次数展开研究.与马氏成型方法相比,旋转65次得到的试件空隙率与马氏击实50次的试件空隙率相近,旋转100次的试件空隙率与马氏击实65次的试件空隙率相近.对比美国FHWA要求的旋转压实次数,建议OGFC材料设计时,标准的马氏击实次数应提高至65次,以适应我国的较重轴载,确保OGFC真正达到骨架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902冲翼试验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翼艇是一种利用机翼的地面效应离开水面又十分贴近水面飞行的高速运载工具。它具有速度高、长时间超低空飞行、适航性和经济性好等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途。902冲翼试验艇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的单座冲翼性能试验艇。试航证明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适航性。本文主要介绍该艇的总体布局、气动设计、水动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试飞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土工织物对复合式路面结构内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PCC)路面沥青混凝土(AC)罩面复合式路面结构用各种土工织物延缓反射裂缝的效果,发现土工织物夹层能显著改善加铺层底部的弯拉应力分布情况,但对于旧板接缝运动产生的剪切应力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该种路面结构仍然需要强调对旧路面板及其基础的处治。试验结果表明:加铺层厚度的增加也能够大大降低加铺层底部的弯拉应力,但厚度超过20 cm后,增加厚度不再是一个经济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