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7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海威  陆化普 《公路工程》2009,34(4):94-97,108
进行区域国防公路网络布局规划研究是科学合理发展我国区域国防公路网络的前提和基础,而区域国防公路网与民用公路网总体上说是一个实体,那么区域公路网与民用公路网在布局规划研究上有什么区别,功能需求有何不同,能否照搬民用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的理论,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特别考虑,这是研究目的所在.首先分析了公路军事运输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对区域国防公路网布局规划的目的、内容、原则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其与民用公路网的区别,为区域国防公路网布局优化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机动车OD矩阵是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分析的核心数据。利用根据车牌识别检测数据分析得到的道路交叉口转向流量以及整体网络中的部分实测机动车OD信息,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模型建立整合部分机动车OD信息的路网全样机动车OD估计模型,模型中的OD历史值及分配矩阵应用了真实的部分机动车OD信息推导得到。同时为验证检测数据比例的影响等,使用同一城市两个不同规模的实际道路网络检测数据,结合S-Paramics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的检测比例对OD估计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在较高的检测比例情况下使用转向流量和部分机动车OD信息可以提高路网全样本机动车OD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
城市道路旅行时间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表征参数.基于利用车牌识别系统所检测到的高样本率的车牌数据进行匹配获得信号控制路段的旅行时间数据,本文应用高斯混合模型研究了城市道路旅行时间分布的估计方法,对比了高斯混合模型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模型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斯混合模型中密集峰的数量对拟合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本文应用的数据,城市信号控制路段的旅行时间可以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良好的表征,恰当的密集峰值往往是2个或3个,更多的密集峰值数量并无实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信号控制道路旅行时间可靠性等的进一步分析提供良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74.
针对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系统建设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多智能体系统技术,提出了基于用户界面Agent、信息感知Agent和信息处理Agent的分布式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利用多种Agent来完成平台的相关功能,并对各类Agent的主要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优越性,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5.
21世纪的智能交通系统——现代科技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当前智能交通所涉及到的现代通信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等主要的相关技术,最后阐述了21世纪的智能交通是现代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76.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探究事故影响因素对于认识事故的影响因素、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年来国内典型较严重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应用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以区分事故形态的方式建立追尾事故、侧碰事故及撞行人事故的事故死亡率的道路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这些模型以三类事故中涉及人员的死亡数为因变量,以一系列道路因素为自变量,将事故涉及人数作为偏移变量。模型的具体形式以过离散系数及赤池信息量准则(AIC)为依据进行选择。结果显示,追尾事故的死亡率与道路等级、路侧防护设施显著相关;侧碰事故则与天气、路表情况、路口路段位置、坡度以及道路结构有关;撞行人事故与路表情况、道路等级、车道数、平曲线半径有关。本文拓展了事故严重性研究的深度,其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利用重特大事故的深入调查数据有现实意义,也可为事故分析及道路设计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
中国、日本、韩国在地理位置上很近,三国间尽管人员和货物交流频繁,但是陆地交通网却缺乏完整性。本研究围绕这一问题,针对中韩、韩日海底隧道分析了实现的可能性,海底隧道建设在未来的需求,以及经济、物流方面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交通状态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基于北京市快速路检测线圈数据,引入了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系统来评价快速路交通状态。在充分分析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状态划分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以及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算法流程。为实施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后期交通状态的改善提供依据。最后,以北京市快速路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9.
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对交通状态进行状态划分及稳定性分析,结合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对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快速交通流流量、速度、占有率关系模型,并进行交通流基本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分析。首先利用基本图理论,对3种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进行稳定性分析。随后,结合北京市典型路段实测数据散点图,对各种速度一流量关系模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Greenshiel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最后分析交通状态转换过程中的交通流参数时变特性和空间特性,对实际交通疏导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文化生态资源保护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基于城市单元的概念,探讨其自然生态属性和文化社会属性,分析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在两种属性上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指出应适当限制交通系统在自然生态属性突出的城市单元中的规模,努力做到两者的相互融合;针对老城区应尽量减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对单元文化肌理的冲击,针对新城区应注重交通与土地开发一体化,形成绿色交通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最后,针对居住、商业、交通枢纽等具有不同主功能的城市单元提出不同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