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廷永  李聪 《港工技术》2002,(3):33-33,43
介绍山东省岚山港石化码头防坡堤工程中采用薄壁大圆筒结构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2.
介绍高速动车组声学性能、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噪声源分类,分析车辆自身噪声产生的机理以及各声源的贡献与总响应关系,通过对高速动车组声源噪声传递路径识别及车体、转向架区域噪声传递试验研究,总结转向架区域噪声变化的5项规律,提出对高速动车组噪声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规划、分区域治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红外线光电技术、无线电传输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新型的汽车场地教学与考试智能监控系统,并发明了新型车轮传感器,使前驱动和后驱动车辆都可以作为考试用车和桩训教学用车,解决了考车不能与一般教练车兼用的问题,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城轨车的车钩分类,以天津地铁车辆为例介绍了车钩的组装工艺,对车钩的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以有线方式采集传感器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具有远程数据分管中心、嵌入式现场数据采集子系统、ZigBee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等3层子系统的监测方案;构建了一个以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组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现场采集,将融合、预处理后的数据经GPRS网络发回远程数据中心。多源异构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与对应环境变量完全吻合,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6.
在分析路基回弹模量随季节交替之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室内试验所得回弹模量值(简称回弹模量)的影响.干湿循环对回弹模量有直接影响,即便对于同一种土(试验用完全扰动黄土),在相同压实度与含水率情况下,由于干湿循环阶段不同,回弹模量也呈现出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含水率时,可以采用干湿循环湿度影响指数CW来表征干湿循环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在已有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基质吸力模型)中引入了干湿循环影响系数αi,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107.
路堤土降雨入渗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庆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用土,在降雨条件下进行了压实度不同的两组路堤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降雨过程路堤土压力、变形、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降雨对路堤的影响位置、深度和时效性等.通过试验观测发现:⑴突然降雨或长期的暴雨对路堤土压力和变形有显著影响;⑵路堤中部对降雨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⑶降雨对路堤的影响深度与填土的类型和粒径有关;⑷压实度越大,膨胀土的膨胀越明显,而路堤中吸力与含水量受降雨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交通运输信息化深入发展,深层次数据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建设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文中首先介绍了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采集交换原则、数据采集交换内容与特点以及数据采集交换方案,提出了数据采集交换体系架构,并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特性设计了数据采集交换平台,对提出的数据采集交换体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压路机的作业方式与机械选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压路机起动及其作业几方面,介绍了压路机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以纸质台账为主的工作形式及固定周期检修等不足之处,设计并建立轨道交通设备运维(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系统融入了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 PM)、近场通信(NFC)、状态检修、智能移动终端等先进理论技术及设备,并与实时综合监控系统(ISCS)对接,实现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协助运营单位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全面规范生产维护体系。该系统已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能有效提高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面向设备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