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从沿海组团式城市的交通特点出发,探究适合沿海组团式城市的公路客运站场规划的方法,并提出沿海组团式城市公路客运站场规划的原则和规划步骤,同时对中山市公路客运站场进行规划,结果表明效果很理想。  相似文献   
22.
汽车变速器产品中,传动系统大多采用滚动轴承对转动的轮轴进行支撑,以保证旋转轮轴的传动稳定。一款使用圆柱滚子轴承支撑传动轮轴的无级自动变速器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轴承内圈脱出问题,本文通过传动轴布置结构分析及CAE辅助计算分析,研究圆柱滚子轴承脱出故障,找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3.
耐压结构在使用前一般都要进行内压试验,经过内压试验后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会发生改变。残余应力的变化会对结构的力学特性有一定影响。文章首先运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写了大尺度锥柱耐压壳模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程序,对耐压结构的初始残余应力和经过内压试验后残余应力的变化进行计算;然后,采用X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对该大尺度锥柱耐压壳模型的初始残余应力和经过内压试验后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内压增加,内壳残余拉应力不断降低;而外壳残余压应力则变化不大;并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文研究结果为更加合理可靠地进行耐压结构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实际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经济水平带动了我国的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各种各样的道路桥梁出现在广大人民的眼前,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于各地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便捷。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重了道路的荷载,一些道路桥梁在设计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给人民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留下了隐患。因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文章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带有初始表面裂纹的潜艇典型结构在不同下潜深度、不同爆心到船壳距离R和不同作用方位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及其最大值与冲击因子的变化规律,然后以921A钢为例对多种工况下结构是否发生失稳断裂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6.
27.
针对动力电池中的胶粘连接,本文开展电池包用结构胶粘接对接接头和拉伸剪切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获取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的胶粘界面力学性能参数,并将其应用于电池包准静态挤压分析中,仿真预测挤压过程中结构胶的开裂失效和整包的机械安全性能。对动力电池包开展挤压试验,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未发生安全问题。基于内聚力模型模拟结构胶开裂失效,可以为电池包结构高集成和轻量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
为了满足舰船机动性和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特点对给水调节精度的高要求,船用动力装置采用了大-小给水调节阀并联配置的方式。基于大-小给水调节阀的配置和蒸汽过热度模型,本文给出蒸汽过热度的控制系统架构,提出了分程切换控制、开度分解切换控制2种策略。最后采用工程算例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分程控制方法满足船用动力装置要求。  相似文献   
29.
商用车车速信号一般由车速传感器输入给组合仪表,通过组合仪表进行驱动放大后提供硬件车速脉冲信号给其他零部件使用。本文针对增加行驶记录仪后,导致BCM控制器功能异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然后对相关零件的车速信号接口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进行了测试验证,对汽车多零部件共用同一信号的接口电路匹配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李良  吴红娉  陈瑜 《中国水运》2008,8(1):161-162
介绍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就算法推导过程做出重点分析,给出构造BP网络模型的一般步骤以及该算法在曲线曲面函数逼近中的应用实例.实验表明,BP神经网络在曲线曲面函数中具有很好的逼近能力,训练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