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65篇
水路运输   115篇
铁路运输   8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长寿命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分析常规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发展的基础上,改进了AASHTO T321中所推荐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根据混合料劲度模量的变化规律,将疲劳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第2个阶段的试验数据推算低应变条件下试件的疲劳寿命,并通过测试不同低应变水平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得出了山东省滨州地区长寿命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极限.结果表明:在低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和应变水平仍符合幂函数疲劳方程.  相似文献   
172.
李鹏  张建军  金仓 《公路》2005,(8):38-42
简要介绍了苏通大桥主桥桥面吊机的构造、计算、加载试验及标准段钢箱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3.
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是影响水泥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从本质上认识道路混凝土抗冻性变化规律,通过快冻法探寻了不同水灰比和含气量条件下道路混凝土抗冻性的变化规律,借助自主研发的SEM-IPP法及压汞试验计算分析道路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孔结构,基于宏观与微观试验结果分析,揭示微观结构对抗冻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灰比从0.44降至0.40,平均气孔孔径和气孔间距分别下降30%和22%,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提高15%;在水灰比为0.44条件下,掺入引气剂1/10 000,平均气孔孔径和气孔间距分别下降44%和51%,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提高35%;降低水灰比和增加含气量增大了混凝土内部50 nm孔所占百分比并降低平均孔径和气孔间距,从而改善了混凝土内部气孔结构和孔结构,同时使得混凝土微观结构中裂缝和大孔数量减少,整体趋于连续密实结构,降低了孔间连通性,有利于道路混凝土抗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4.
为探究不同致灾介质和地下水体量条件下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利用透明土材料开展了全可视化突泥室内模拟试验,并利用PFC-CFD方法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对室内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论证了透明土材料用于岩土室内试验的可行性,克服了传统突泥试验的"黑箱"问题,分析了隧道突泥灾害的破坏形态,提出了刻画灾害破坏形态的抛物线旋转体形态模型;研究了介质内部位移场演化规律;发现了突泥扰动区,探究灾害真实影响区域的变化规律,最终从灾害的破坏形态、演化过程和影响区域等破坏特征角度揭示了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突泥灾害的破坏形态呈明显的抛物线旋转体状,且致灾介质和地下水的体量对灾害破坏形态的形态类型无影响。除因介质涌出形成直接破坏区外,突泥灾害还导致未突出介质中形成扰动区,破坏区和扰动区联合构成了灾害真实影响区;破坏区和扰动区均随致灾介质和地下水体量的增加呈扩展趋势,但破坏区范围受致灾介质体量影响显著,而扰动区范围则受地下水体量影响显著;突泥灾害演化过程分为介质启动运移、临空面形成、介质整体迁移和灾害渐停4个阶段,灾害过程中突泥量依次呈现启动、加速、缓慢和稳定的时变特征,突泥口应力呈现急剧上升、持续波动、缓慢下降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5.
高填方路堤复合地基处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杰  李鹏  靳明 《中外公路》2005,25(3):21-23
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路堤稳定的主要因素,对高填方路堤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引发的路基较大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高填方路堤的复合地基处治方案以及评价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的现场平板载荷试验、静探试验和动探试验等检测手段。由试验段对比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处治效果非常明显,从而证明对高填方路堤进行复合地基处治,并采用现场平板荷载试验等原位检测方法评价其处治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6.
文中阐述了磁罗经校正人员培训考试发证政策制度的历史沿革,对各阶段的管理规定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比较,就促进磁罗经校正人员培训考试发证工作更加正规化、规范化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供海事管理机构、航海院校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7.
文章介绍了一种双前轴转向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使用公式计算、可编辑表格求解、DMU仿真分析等方法,以整车最小转弯半径指标为输入,优化转向二轴内轮转角实际与理论偏差最小为目标,通过优化设计转向传动杆系及合理匹配转向梯形来实现双前轴(前桥)车辆稳定可靠的转向功能。该设计方法为双前轴(桥)转向传动机构设计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8.
以管内侯月线南常站排列正向发车进路时,列车通过道岔区段接收到HU码的故障为背景,通过对ZPW-2000站内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低频编码电路原理的分析说明,指出预叠加电路存在的设计缺陷,提出了电路修改方案,并通过联锁试验验证电路改进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9.
电子提单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洋  李鹏 《世界海运》1998,21(2):24-25
着重探讨书面提单电子化后所出现的若干法律问题,以及给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领域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电子提单的作用,合同书面形式的要求,是单的安全性等问题的分析,得知,当前各国在电子提单方面的法律很不统一,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有关的国际公约,以消除法律的冲突与不确定性,促进电子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