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2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鄂尔多斯市的神东补连塔煤矿#2盾构斜井为工程依托,研究了煤矿斜井结构受力的分析方法和监测手段。基于特征曲线法、普氏理论以及其他方法对该工程的土压力进行预测分析,并将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介绍了补连塔煤矿#2盾构斜井测试断面的布置和管片的预埋传感器情况,并选取埋深270 m的试验环实测数据作分析,发现在盾构机继续推进2环后土压力值明显增加,至距盾尾8环后趋于稳定。将实测结果与各方法预估的结果对比,发现采用特征曲线法和普氏理论更适合该工程的管片受力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梁山隧道是我国第二条特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在地质超前预报、水平层状围岩开挖支护、大断层超前预注浆技术、机械化配套及管理、长距离大直径软管通风技术、综合防排水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6项科研成果,研究开发了一整套适应复杂地质软弱围岩长大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神华新街煤矿深部盾构斜井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管片衬砌-斜井围岩的二维模型,研究了衬砌围岩间两种接触作用和管片衬砌两种接头刚度模拟方式对斜井衬砌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煤矿盾构斜井计算模型中,由于摩擦系数取值随意性大且计算收敛性差,衬砌围岩之间采用节点位移耦合接触作用更为合理;由于非线性抗弯刚度一般根据管片接头试验取值,计算结果相对合理,管片衬砌应采用非线性接头刚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前照灯系统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智能化,都无法满足当代人们对车辆前照灯系统的需求。本文结合当前前照灯系统存在无法自适应调节照明角度、弯道内侧盲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路电机的智能化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依据法规规定,阐述对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控制要求及功能优化项,以车辆安全制动距离为有效照明的判断依据,建立前照灯水平与垂直方向偏转的数学模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杜彬  田彬 《汽车电器》2022,(10):45-47+49
本文针对商用车自称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和积分法的自称重算法。本文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算法模型搭建,使用ControlDesk进行实验控制与自动化测试。在车辆纵向动力学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积分处理,即对系统和计算误差做一次平均处理,用以减小算法模型中的积累误差,提高计算精度。同时,利用带有遗传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对整车的质量进行估计,能够有效提高算法精确度。通过手动挡配置商用车进行算法实车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误差在6%以内,算法具有强鲁棒性、适用范围广、计算结果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轮廓形标准,对货车不同轮缘厚标准廓形建模.由于目前货车轮对管理中段修后不记录旋修后车轮标准,因此无法追踪每次段修所用的标准旋修廓形,而实际分析整个廓形磨耗又需确定上次旋修所选用的标准,所以文中结合铁路货车车轮旋修标准发展了相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用以分析计算每条车轮全廓形的磨耗情况;系统地分析了铁...  相似文献   
17.
18.
以鄂尔多斯市的补连塔煤矿#2盾构斜井为工程背景,基于Burgers模型,研究在围岩蠕变和同步注浆浆液硬化作用下考虑接头非线性特性的盾构斜井衬砌结构内力分布,并将内力分析结果分别与考虑围岩蠕变效应及同步注浆浆液硬化效应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围岩蠕变效应的结构内力极值呈自然对数增长,同步注浆浆液硬化效应可减小斜井衬砌的受力;由于考虑了接头的存在,采用双段折线非线性抗弯刚度的斜井结构内力分布呈现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清水可大桥4号墩0号T构为例,介绍其墩梁结合部的施工情况,该部位的特点是梁高、圬工量大,预埋件和预留孔多,钢筋密集,预应力管道密布。文章针对这些特点介绍了其托架、支架、内外模板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以及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的整体吊装和预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灌注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安昱昕  杜彬  田彬 《汽车电器》2022,(10):62-64
U-Boo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引导加载程序,也逐步应用基于SoC芯片的车载域、集中式控制器。本文基于G9-X芯片,完成U-Boot程序移植相关工作,并介绍移植的流程、编译环境构建及镜像烧录方法,并在目标板中得到了验证,为基于SoC芯片系统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