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汽车门锁系统是车门系统中最关键的性能部件之一,通过门锁的工作可以实现了车门的锁止、防盗、提升侧碰安全性等。文章主要通过门锁系统的布置、门锁与门外开把手的匹配以及门锁系统对车门开闭音质的影响等三方面对门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2.
顶盖装饰条可覆盖车顶以及侧围之间的焊接槽,起到美化与装饰外观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顶盖装饰条的结构形式、端头设计以及设计验证等三方面对顶盖装饰条的设计与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3.
结合驾驶员避撞行为特征和车联网信息获取优势,设计了车辆主动避撞决策。通过分析车辆制动过程得到临界制动距离,利用自车不同制动强度建立车辆纵向分级制动模型。在制动过程中加入不满累积度作为产生车辆换道意图的依据。基于Python和SUMO搭建了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高速行驶环境中,与ITTC制动模型相比,文中方法能减少车辆制动跟随时间和换道次数,做出合理换道判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潜艇在复杂海况下进行水面航行时,为实现低噪操舵控制,[方法]采用潜艇水平面线性运动模型,并利用基于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对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不敏感、响应速度快、容易实现等优点,设计航向控制器。针对海浪干扰问题,利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NESO)设计海浪滤波器,用以补偿系统外部干扰。[结果]理论推导结果证明了航向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并通过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其良好的滤波效果。[结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航向滑模控制器在不同航速、不同海况、不同浪向下均可实现低噪、快速、高精度的航向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5.
为深入探讨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的贯入机制,结合离散元PFC2D软件在处理大变形、非线性等问题的优势,考虑到接触黏结模型对模拟土体的优越性,建立了静压桩贯入层状黏土中的离散元模型,实现了离散元中静压桩的贯入过程;探讨了静压桩贯入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侧径向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从细观层次上分析了不同桩径的静压桩贯入层状土中土体接触力链的分布特征,明确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径的增大,土层的变化对压桩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和桩侧径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同一贯入深度处均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不同土层接触力链的表现形式不同,桩端位于粉质黏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7D (D为桩径),桩端位于粉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9D;粉质黏土中土颗粒主要以径向位移为主,而在粉土层中土颗粒位移受其上下土层的软硬程度制约.   相似文献   
36.
自动变速器能够自动进行换挡操作,不需要驾驶员踩离合换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尤其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推出之后进一步推动了变速器自动化的进程.文章在分析了现有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优缺点之后,根据机械传动原理给出了变速器电控化、精确化的方案.该设备是一种新型的由电脑进行控制的自动变速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换挡...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平面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回示语音电路,介绍了直接模拟量存储语音技术在平面无线调车灯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CAN总线及其在舰船测量组合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AN现场总线的发展、分层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设计了CAN总线在舰船导航测量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9.
40.
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省会西宁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至格尔木,长814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由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包括32公里的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新建铁路1100公里,已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工期6年。在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是一项探索性工程,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铁路建设史上独一无二。高原、冻土和环境保护是修建青藏铁路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